1
之前一位讀者給我發來消息,大抵是說:
自從工作以來,上司交代的事情都很努力認真的完成,有時候甚至加班完成,做什么工作也都挺積極的,每天挺忙碌也挺累的,也沒什么自己的休閑時間,但都工作3年了也沒升職,也沒怎么加薪,感覺自己能力也沒什么提高,可我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但為什么還會這樣?
相信看完這段話,很多人都會有同感:“我也覺得自己挺努力的,但為什么一直都庸庸碌碌”?
那么,你到底是怎么“努力”的呢?
是雖然很努力但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領導交代的工作,還是能在工作中努力尋找自己的不足并彌補、努力了解公司需要的人才并去契合?
是雖然很努力但只是按照往常的方法一樣去寫一篇又一篇文章,還是能努力去了解自己文法上的缺陷、努力去開拓自己尚不充足的視野?
是雖然很努力但只是機械性的用同樣的話術談一個個客戶,還是能努力去挖掘客戶與客戶的不同、努力去拿下那些怎么也嚼不爛的客戶?
2
你知道嗎,“努力”與努力是不同的。
有些人的努力只是看上去很努力,而有些人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努力。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努力”?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假如是做一盤蛋炒飯,“普通努力者”會按照菜譜放調料、放米飯,最后做出一道能吃甚至味道還不錯、但卻沒什么特色的蛋炒飯。你看著他吧,也挺努力的,顛勺炒菜、滿頭大汗,但其實講真,這也不叫努力,只能叫完成了一件事情,因為這其中他不會付出太多辛苦,最多是費個炒飯的力氣。
但“真正努力者”會盡力做出一盤堪稱完美的蛋炒飯,他會看遍所有菜譜并從中篩選一個最好的加以完善,他會想盡辦法去克服蛋飯分離的問題,他會創新性的加些不同的調料輔料,并不斷的嘗試哪一種味道更好。而這才叫真正的努力,因為他不只是簡簡單單的炒個飯,而是在其中加入了自己更多的思考與精力。
3
再說一個我看到的事情。
前段時間我跟朋友出去吃飯,席間一個我們不認識的姑娘突然走過來,手上拿著一張硬卡紙,上面印著一個二維碼和幾行字,滿臉笑容卻有些羞澀的跟我們說,“這是我自己新開的小店,掃一掃點進去看看吧”。
我們先是婉拒,表示自己正在吃飯,沒有時間。
但她還是不放棄的說,“掃一下就好,里面都是我自己做的東西,都是我們女孩子很喜歡的小玩意兒”。
我們當時其實已經有些煩了,并且表示沒有興趣。
不過她還是沒有放棄,繼續說,“掃一下看看吧,不喜歡不管就可以了,有頭飾、手鏈,還有……”
經過幾個回合,我不知道是煩了還是被她的堅持感動了,反正最后我是掃了碼,而且看了看覺得有些東西還不錯,甚至還買了一兩樣。
且不說她的方法到底好不好,但是現在開微店、做微商的那么多,有幾個能做到像她這樣去推銷自己的店,哪怕成功幾率不高也要不遺余力的試各種方法?
反正到目前為止,我只遇到過她這一個。
4
所以說,真正的努力,是把事情做到極致的過程。
什么叫“做到極致”?就是做到再也做不了、做到拼盡了全力、做到自認為完美的程度,而不是隨便做做甚至輕易放棄。
是像上面那位姑娘一樣,能一個一個的去向陌生人推銷自己的店,哪怕陌生人不耐煩甚至是拒絕,只要沒有轟她走,她都要盡全力的去談好每一個人。
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樣,一個客戶談了5次談不下來,哪怕還有機會,也不會再試第6次,或是一項工作只求完成就好,甚至只求“差不多就行”,也不會想要把它做到盡善盡美。
但正是因為你“差不多就行”的做事態度,會讓你痛失很多個機會與道路,有可能是更多的潛在客戶,有可能是一舉獲得領導賞識的契機,而這些都是你自己放棄的,你對自己的要求都是just so so,那你得到的結果也只會是just so so。
更何況,差不多就行了=還不如不做,就像是賽跑,別人付出100%的力氣跑,而你只付出了99%,99%也挺累的,但你終究比不過別人的100%,那之前付出的99%也只是前功盡棄、毫無意義。
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人事都還未盡、自己該做的能做的努力都還未做完,快跑到終點時突然不跑了,那成功又怎會委身眷顧于你?
5
真正的努力,也是突破自己的過程。
什么叫“突破自己”?就是突破自己的缺點和劣勢、克服困難與障礙,而不是原地踏步的用自己熟悉的技能做自己會做的事。
是像上面那位姑娘一樣,能去思考并敢于用這種不太常見的方法去推銷自己的店,并且哪怕自己是個內向羞澀的人,也愿意努力去克服心理障礙,拉得下臉面去求人掃碼。
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樣,日復一日的做著同樣的工作,卻不想著如何去突破現有的壁壘、走上更高的高度。
你說你也挺努力的,但是你的“努力”,本質上只是一種逃避。就像是語文很好但數學不好的偏科生,他不想努力攻克自己的數學,所以他不停的做語文卷子,看上去確實挺努力,但實際上學自己本就擅長的語文能需要多大的付出呢?
而他這樣努力,只是想讓別人甚至是自己都以為自己確實在努力,然后心安理得去期望某種好的結果。但顯而易見,到最后他的總成績并不會有明顯的提高,他在語文上所下的“努力”也都毫無意義。
相反,他只有克服自己不喜歡數學的障礙,真正為學數學而較勁,雖然這個過程很辛苦,比學語文要辛苦得多,但只有這樣,他的總成績也才會提高。
你要知道,沒有一種努力是不辛苦的,如果你的“努力”并不辛苦、并不需要你做任何改變,那它根本就不是努力。
6
再回到最開始那位讀者的例子。
跟她交流幾句后才知道,她所說的“努力”也無非就是用自己熟練掌握的技能去完成領導交代的每項工作,不會去多做其他工作,不會去主動承擔自己不擅長但卻很有發展潛力的工作,能把工作完成好卻不會做到讓領導贊嘆的程度,也不會去改變自己的一些缺點讓自己盡量去符合公司對領導層的要求。
這樣的努力就像流水線上的熟練工、設定好程序的機器人,別說是“努力”3年,就算是“努力”30年,也跟第一天來公司沒什么區別,毫無意義與效果,也不會有任何進步和升職,最多只能為她落得個“最佳員工”的稱號,而已。
所以如果你也覺得自己挺努力的,就去想想你的努力到底是“無效的努力”還是“真正的努力”?你是像機器人一樣在做事情,還是像有主觀能動性的人一樣在真的在思考如何做出改變、付出辛苦?
未來,希望你能做點真正的努力,并且努力讓自己的努力更有意義,而不是用“努力”去掩蓋自己不努力的事實。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