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聊點成年人之間的話題——明天你幾點上班?這種惡趣味的段子通常在周末最后一天被轉發,為了提醒你們別浪了,該回家了,誰不想明天睡個懶覺?大家都想一直活在安逸的假期里。這個我懂,誰特么不想啊。
然而恕我直言,你還沒有資格過安逸的生活。
當然,如果你存折上的余額多于2000萬,或者家里有幾套拆遷房,那就不用看這篇了,當我什么也沒說。
1、為了身邊的家人,你沒資格安逸
昨天打電話,我媽得了氣管炎,住了幾天院。她說雖然醫保可以報銷,但是還是花了好幾千塊。
換了以前,生一次病就花好幾千,我媽會念叨很久,心如刀絞。
現在,我能感受到,她沒那么嘮叨錢這件事了。真好。
我一直叮囑她說,用藥的時候,跟醫生說用最好的,千萬別省錢。
我特么拼死拼活地工作,不就是為了讓我媽不用那么害怕生病嗎。為了這一點,我都不會選擇安逸。
如果我安逸了,家人有什么事,誰來保護他們?
前兩天我還跟幾個朋友聊這事,大家都很有感觸。
一個設計師朋友說,他老婆特別勤儉持家,從來都不虛榮,每次都跟他說自己不喜歡名牌,原話是“名牌包有什么好的,一兩萬一個,看起來跟某寶上一兩百的也沒什么差別”。
半年前,有一次朋友聚會,他同事的老婆背了一個名牌包,他老婆出于好奇,就去摸了一下,忍不住發出感嘆,“哇,這個是真皮吧,質感真好,摸起來好軟啊”。
他忘不了他老婆當時的眼神。他想給老婆買一個,去了那個名牌專柜,問了下價格,操,一個包要2萬4,相當于他三個月的工資了。他只好默默地走掉,假裝什么也沒發生。
本來在這之前,他挺不理解那些成天要奮斗的人,干嘛要把自己搞得那么苦逼兮兮的?那之后,他開始去兼職賺錢,周末也去報班學新東西。他不想再讓自己愛的人,一臉艷羨地去摸別人的包。
另一個做HR的朋友也說,他準備去進修,為了換一個賺錢更多的工作。
因為前段時間在地鐵上看到一個孕婦,因為別人沒給她讓座,被人擠來擠去,她抱怨了幾句,讓大家不要再擠了,對方就說,你嫌擠,有本事自己去打車啊!
他想拼命賺錢,就是因為不想讓自己的老婆懷孕了,還要去擠地鐵或者擠公車。他更不想自己的孩子吃劣質的奶粉,用劣質的紙尿布。
他自己家里窮,小時候,想要一支自動鉛筆,家里都買不起,全班都是用自動鉛筆,只有他自己是用普通鉛筆,他特別自卑。他不想孩子再有這樣的感受。他想讓自己將來的孩子能自由一點,活著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生活。
我們沒有資格安逸,因為想讓我們愛的人過得好一點。
2、為了抵御風險,你沒資格安逸
在朋友群討論“要不要安逸”的事,有個外企的中層說,她以前是絕對崇尚安逸生活的。
她大學畢業就進了一家國企,過得特別爽,每天朝九晚五,午休長達2個半小時,下午還可以隨便翹班。他們單位旁邊就是一大商場,她下午就跟同事們約去買衣服或者喝下午茶。
她的領導是個向往時尚的中年婦女,每次買衣服都要找她當參謀,一來二去,她就跟領導特別熟。這下她更無所顧忌了,想請假去旅游,說走就走。
她曾經以為,這樣的安逸生活能過一輩子。
但悲劇的是,領導在一場政治斗爭當中失敗了,領導被調到另一個閑置部門,而領導的死對頭成了她的直屬上司。
她每天被上司找茬,迫不得已,辭職了。
她這才發現工作了三年多,她沒有一點業務上的長進——嚴格來說也不是沒有,在請病假編理由這方面,她還是進步神速的。
她這才從頭開始去學。她安逸的時候沒學的東西,都要加速補回來。
她拼了老命,才進了外企,在血腥而殘酷的競爭當中,才拼到中層的位置上的。
其實,安逸和奮斗是兩種生活方式。
只是,安逸的人,能不能篤定這種安逸的狀態能持續一輩子?除非你輸得起。否則,你一個月賺幾千塊錢,怎么應對未來的種種變故?包括天災人禍,包括職場斗爭,包括行業變遷。
我們沒有資格安逸,因為我們必須保持斗志,保持長進,才能應對未知。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