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紛繁的世界上行走,我們要懂得保持一些什么呢?是靈魂的潔凈,是心情的安靜,還是心境的不染?或許,只是保持著一種莫名的蕭瑟情懷,孤獨在自己的城中,等待一場素潔的飛雪來臨。
出去走走,城市的上空沒有云朵,霧霾占領了整個天空,冬天專屬的寒冷,彌漫在周身,滲透在心的角落。
有人說:“走出一種心情也就會走入一種心境。”外面的世界,遠山朦朧,小徑荒蕪,這樣的季節,能有什么樣的心境呢?
瑟瑟的風里,努力的保持一種安靜,不是內心的,而是盡量的少弄出一些動靜,軟底的鞋踩過干枯的草,不可能沒有聲音,只是破碎的聲音,聽著讓人心疼。
寒冷從心口進入,我的城,一半現實,一半虛幻,就如身后這座小城,清晰也朦朧,似乎需要人們去努力的分辨,才能理解什么是身臨其境,什么是茫茫一片。
這個世界,看著多么像是被蒙上了一層霧,霧沒有固定的形態,城市也就變化起來,而世界變幻的一切,誰又能說的清?也許,就這樣霧里看花也是一種心境。
這樣的季節去看花?雖然聽著有些可笑,但是的確真的有花,那披著霜,被做舊的菊花,依舊在寒冷中瑟瑟的開放著,仔細觀察,仔細感悟,也許她的靜謐能深入我的心底,這是一種無言的靈犀。
這是靜謐,同時這也是一種冷峻的美麗,是不是,有誰在考驗生命的耐力?還是生命與世界進行著一場生死的競爭?在我的理解中,這是一種做人的骨氣,也是一種做人的卑微,否則,我們用什么去抵御這些侵蝕?
莫名淪陷的城,無法擺脫的陰霾,也包括城中的人,冷漠的活著,我知道那絕對不是安靜,那是冰冷,我知道那絕對不是淡然,那是無奈的表情,我知道那絕對不是淡然,哭笑之后的冷漠。
都說心情取決于四周的環境,而我們的四周是什么?是霧霾,我們是一種什么心情,是空,是虛空,空蕩蕩的朦朧。
都說出去走走能開拓心境,我覺得還是回去吧,對于一個內心冷靜的人,回到自己的心城,守著自己的春夏秋冬,等待著宿命的枯榮,就這樣一輩子終老,靜靜的守護,也許還能看見自己的本性。
特立獨行,我喜歡安靜,不是拒絕繁華,而是繁華里沒有入心的景,一花、一木,瘦瘦的風景,迷茫的日子里,幾乎已經看不清哲人們的墓志銘。
回去吧,還是回去吧,回去品一壺茶,回去讀一本書,也許,僅有這些還未被玷污,還是回到這樣的環境里比較自由和干凈。
遺世獨立,如果想要尋找安靜,那么就描繪一幅案上山水,素箋、淡墨、一枝瘦筆,畫枝丫,畫桃紅,畫云煙,隨心所欲,飄逸也安靜。如果要尋找安然與純凈,那就進入夢里,夢里有最美的天地。
天漸漸的陰沉了下來,聽朋友說他那里下雪了,此刻,我也要回去了,回去在自己的城中,等待一場雪的來臨。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