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一天開始,的確失去了那一份傾訴的迫切感。我的心變成了另外一種狀態——“我很好,但已不欲與何人說。”
我很好。該怎么說呢?以前賭氣發狠的時候,深夜躺在床上,對著自己的心用力寫道:有一天,我要讓那些人知道,我比你們過的都要好。可是真的很好的那一天,就知道:誰知道或者不知道又有什么關系呢?不管在天涯還是海角,那些人過的比我好還是不好,都不再重要。
只是年輕的時候,生活里是沒有辦法不抱有執念的。沒有執念,太容易就抗不過去。沒有執念,太容易就放棄。沒有執念,看不到終點,即便明知道這樣的執念并不令人開心。但那個時候,好好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我從來不埋怨或者訓導那些還抱有執念的孩子。
很難對人敞開心房嗎?沒有勇氣去拋開過往嗎?遇到一個狗血的相親對象,實在忍不下去嗎?和分手的那個人又和好了嗎?
她們以為我會咆哮。忐忑的藏著,卻不知道我早已看穿,只是不說話而已。因為,我經歷過那一切,才成為如今的我。因為,只有你們經歷過這一切,才會成為未來那個更好的你們。
我時常對她們說:我不是你們的家長,亦不是你們的長輩。不是那個看著分數很差的試卷,會冷臉表示的失望的那個人。我會告訴你們,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但是做決定的是你們,要繼續走下去的也是你們。
這個世上,沒有人可以教會你們怎樣走下去一定是對的。因為所有的人,只有在結果彰顯的那一刻,才知道最真實的心境是什么?
幸福嗎?不幸福嗎?沒有辦法靠假想知道。對嗎?錯嗎?只有許久以后,才知道是值得還是后悔。
在我們所有人的前半生里,所有人無不努力的告訴你:必須要這樣才是對的路。如果不那樣就是錯的。即使違背心意,那也一定是你要走的路。直到有一天,再也不會有誰陪伴在旁的時候,才知道,對或者錯,并不是以為的那樣簡單,對也未必輝煌,錯卻可能感恩。一切只關乎你自己是否相信自己可以活的更好。
做事是全然只講究邏輯和結果的。做人卻只有唯心主義的那一套派的上用場。
不是幡動,是心動。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唯物論在找尋快樂幸福面前,多半一無是處。
然而如何在萬事萬事的唯物與自我內心的唯心之間,建立一種平衡,實在是太復雜又高深的論題。沒有人敢下論斷,因為所有人都正在這條路上走著。
你們都希望自己能成熟,能知道幸福的終極密碼是什么?只有我知道,那一點不重要。因為見過那么多不快樂不幸福的所謂成熟的人們,甚至內心比少男少女都更脆弱的成年人。只是你們見不到而已,因為他們已經早就失去了那條平衡露,取而代之的是陷入欺騙與自我欺騙的謊言中。
騙久了,就不再記得真相了。這是許許多多成年人沒辦法逃離的牢籠。
那么,為什么我們還要努力去成熟呢?很多人在面對那一道道成長門檻的時候,心生退意。固執的相信:什么都不知道,才是更好的選擇。思考那么多,難道心不會累么?
該怎么去解釋這個問題呢?因為我從來沒心生退意過。因為一顆未雨綢繆的心,不相信一生可以含糊混過去。因為遲早有一天,該面對的終究還是要面對。因為每個人都手握著一把刀,不會使用,到了出刀那一日終究傷人傷己,害人性命。
你們以為假裝什么都不懂就不會傷人害人么?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傷到人,不管動機是善意還是惡意。誰不是一邊在丟棄,一邊在被丟棄呢。只是大多數的人都沉浸在被傷害當中,然后選擇了其它理由為傷害別人而開脫。
像我,就被身邊那些善良簡單的人戳中過許多許多次。但是你若說明,她亦根本不會懂錯在哪里,以為都是無傷大雅。
你以為我不會在乎的事,只是我沒有向你表明而已,只是你沒有看出而已。
我在乎的事有那么那么多,只是因著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的愛,選擇了繼續相信你的真心與誠意。每對可以長久相處的,無不是因著懷有這樣的心思。沒有完美的人,沒有完美的感情,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有選擇繼續或者不繼續。
所以。好好保有你們的那顆真心吧。不管現下面對的事情是什么,總還是要和那顆心一直走下去的。強悍或者不強悍,都不是你要到達的目的地。
所以,去走自己的路吧。每時每刻的感受都不同。只有真正站在那里的那一刻,才會知道當下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樣的感嘆。只有自己做到了或者真正失去了,才會知道到底是對或錯。人生不是考試,還沒有結束,就已經有正確答案在那里等著你交卷。
但望有一天,你們都發自內心有一個感覺——“我很好,但已不欲與何人說。”在抵達之前的一分一秒都或許令人覺得漫長無望,你會懷疑,你會惱怒,你會放棄。但每一個注定會走到那一天的人,一定會得到那失落,有一天就是可以生出這樣霸道蠻橫囂張的執念,卻不是自我欺騙。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