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人者有力,
自勝者強。
唐娜所帶的小學四年級和我以往所看過的差不多。教室里,學生坐了5排,每排有6個位子。而老師的桌子則放在教室的最前面,面對著學生。公布欄上貼著學生的作業(yè)。大體看起來,是個典型的小學生教室。但我第一次走進去時,總覺得有些不尋常,仿佛有件神秘的事要發(fā)生。
唐娜是密西根小學的資深老師,再過兩年便要退休了。她志愿參加我所組織策劃的全市教職員在職訓練。這個訓練主要是借著一些表達的方式來鼓勵學生,對自己有信心,進而愛惜自己的生命。唐娜的工作則是借著參與訓練進而將這些理念實現(xiàn),至于我所要做的則是去訪查并鼓勵這些活動。
我在班級后面的一個空位子坐下來。每個學生都乖乖地坐在位子上,絞盡腦汁在紙上寫著。有個小朋友偷偷告訴我,她要在紙上填寫所有她自認“做不到”的事情。
她的紙上寫著:“我無法將足球踢過第二條底線。”“我不會做三位數(shù)以上的除法。”“我沒辦法讓黛比喜歡我。”她非常認真地填寫,即使已寫了半張紙,她仍舊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我沿著各排巡視每個學生,每個人都在紙上寫下他們所不能做的事。諸如:
“我沒法做10次的仰臥起坐。”
“我發(fā)球無法超過前邊的球網(wǎng)。”
“我不能只吃一塊餅干就停止。”
此時,整個活動引起我的好奇心,所以我決定去看看唐娜在做些什么。我接近她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她也忙著填寫。我想還是不要打擾她的好。
“我無法讓約翰的母親來參加母子會。”
“我無法不用體罰好好管教亞倫。”
在我心里是反對學生和老師如此專注于消極的一面,而不去看積極的那一面,諸如:“我能做”這一類的。但我仍回到后面的位子、坐下來繼續(xù)觀察,學生大約又寫了10分鐘。大部分填滿了一整張紙,甚至有人開始了下頁。
唐娜告訴學生,完成現(xiàn)在在寫的這一張。并指示學生將紙對折,交到前面來。學生依次來到老師的桌子前,把紙張投入一個空的鞋盒內(nèi)。
把所有學生的紙張收齊之后,唐娜把自己的也投進去。她把盒子蓋上,塞在腋下,帶頭走出教室,沿著走廊走。學生跟著老師走了出去,而我則尾隨其后。
走到一半,整個行列停了下來。唐娜進入守衛(wèi)室,找尋鐵鏟、鐵鍬。她一手拿著盒子,另一手拿著鐵鍬,帶領大家到運動場最遠的角落邊,大家開始挖了起來。
原來,他們打算埋葬“我不能”。整個挖掘過程歷時10分鐘,因為每個孩子要輪流挖。直到洞有3尺深的時候,他們將盒子放好,立刻用泥土把盒子完全埋葬。
31個十多歲的小孩,圍繞著這剛埋好的“墓地”,里面埋著所有每一個“力不能勝”的事情,這些深深地埋藏在3尺的泥土下。
此時唐娜開口了:“小朋友,現(xiàn)在手牽手,低頭默哀。”學生很快地牽手圍繞墓地成了一個圓圈,低下頭來等待,唐娜則念出一段頌詞。
“各位朋友,今天很榮幸能邀請各位來參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禮。他在世的時候,參與我們的生命,甚至比任何人影響我們還深。他的名字,我們幾乎天天掛在嘴邊,出現(xiàn)在各種場合:如學校、市zheng府、議會、甚至白宮。
“現(xiàn)在,希望‘我不能’先生能平靜安息,并為他立下墓碑,上面刻著墓志銘。死者已矣、來者可追,希望您的兄弟姊妹:‘我可以’、‘我愿意’能繼承您的事業(yè)。雖然他們不如您來得有名、有影響力。如果您地下有知,請幫助他們,讓他們對世界更有影響力。”
“愿‘我不能’先生安息,也希望他的死能鼓勵更多人站起來,向前邁進。阿門!”
聽完這段頌詞之后,我想孩子們是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的。這個活動是這樣具有象征性,這樣意義深遠。這個特別的正面鼓勵將深刻在每個孩子的心靈上。
寫上“我不能”,埋葬它、聆聽頌詞。老師完成了大部分的活動,但現(xiàn)在還沒結(jié)束。她帶領學生回到教室。
大家一齊吃餅干、爆米花、果汁,慶祝他們越過了“我不能”的心結(jié)。唐娜則用紙剪下墓碑形狀,大面寫著“我不能”,中間加上“安息吧!”再把日期填上。
這個紙墓碑掛在唐娜的教室里。每當有學生無意說出:“我不能……”這句話的時候,唐娜只要指著這個象征死亡的標志。孩子們便會想起“我不能”已經(jīng)死了,進而想出積極的解決方法。
我不是唐娜的學生,事實上她是我教出來的學生。但從這次的活動,我從她身上學到一個永久不變的功課。
直到如今,只要我聽到有人就:“我不能……”我的腦中立刻浮現(xiàn)出那個葬禮的情景。和小朋友們一樣,我會記起“我不能先生”已經(jīng)死了。
(其克·默門)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