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有關成功勵志故事有哪些呢?成功是每個人渴求的,作為教育者應該讓學生相信自己會成功,創造機會讓學生獲得成功。以下是勵志人生小編精心整理的成功勵志故事大全,希望能夠幫到你!
成功勵志故事篇一:今天是明天的種子
法國孩子路易?威登出生于鄉下一個木匠之家,14歲之前他接觸最多的就是飛濺的木屑。
在路易?威登14歲時,村子里來了兩位打扮時尚的年輕人,他們嘲笑村民們衣著老土,“這個鬼地方怎么月亮都顯得那么骯臟!”這些話深深地刺傷了路易?威登,他決心要去巴黎,看看那里的人和月亮究竟有什么不同。
一路顛沛流離,路易?威登終于來到巴黎,卻發現這里的月亮并不比家鄉的干凈圓滿,人們的裝扮倒讓他大開眼界。這個赤貧的孩子在巴黎無親無故,生活異常艱難困苦。后來,他竟餓倒在一家高檔皮箱店門口,好心腸的店主將其救起。他醒來后,請求店主容留他當一名店員。店主拒絕了他,因為該店只收手藝高超的師傅,而路易?威登只會木匠手藝。
經過一番坎坷挫折,路易?威登終于在巴黎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當了一名普通的捆衣工。他十分珍惜這份工作,虛心向師傅們請教,刻苦鉆研實踐,力爭每一個細節都完美無缺。他始終相信:今天所學的一切都必將成為明天的種子,不能用過于功利的眼光來看待眼前所學的一切,它們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更不會毫無價值。
技藝熟練后,路易?威登精益求精,同時也慢慢覺得這種生活過于機械單調,整個人也仿佛變成某個機器上的一個零部件。他一邊又一邊地問自己:這難道就是自己不顧一切奔赴到巴黎的最終追求嗎?
一年后,路易?威登再次來到最初餓倒的那家皮箱店,再次請求店主收留他,店主再次拒絕了他。正在這時,他看到一位顧客滿臉失望,并聽到她一再抱怨店里的皮箱太小了,裝不下她喜歡的那些時裝。他靈機一動,立刻來到顧客面前說:“尊敬的女士,這個箱子并不小,它完全可以裝下您的20條裙子!”顧客和店主深感驚訝,拿出20條裙子,讓他試裝。他過去當捆衣工的經驗終于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只見他深吸一口氣,然后手腳麻利,一氣呵成,在3分鐘內果真將所有裙子裝入那個箱子里,而且疊放平整有規律,絲毫沒有皺褶!顧客看得目瞪口呆,馬上買下箱子。店主也暗自稱贊,沉思不語。路易?威登趁機提出渴望在這里工作的愿望,店主終于破例收留了他。
路易?威登勤奮精進,謙卑熱忱,跟其他人最不同的地方是:他善于將自己過去所有學到的東西都充分利用起來,使其在新的地方綻放異彩。因為做過木工,他做的皮箱更加結實;因為做過捆衣工,他做的皮箱在空間設計上更加科學合理。路易?威登很快成為一位手藝超群的年輕師傅,他所推出的皮箱一直保持著良好突出的銷量記錄。再后來,他成為皇宮里的一個御用捆衣工和皮箱整理師。最后,他在香榭麗舍大街開了一家皮箱店,為頂級時尚品牌LV的問世開辟出了道路。
成功勵志故事篇二:用行動打破“不可能”
1950年,20出頭的鄭小瑛來到當時最負盛名的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她似乎注定就是為音樂而生,六歲學習鋼琴,十四歲精通各種樂器并且多次登臺演出。在莫斯科音樂學院里,鄭小瑛的才華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她的曲子時常被學校交響樂隊拿去演奏。
有一次,在音樂廳看見指揮師正演奏她的曲子,她被那種意氣風發深深吸引住了,一個理想由此萌發:“我要成為一位優秀的指揮家!”
從那以后,鄭小瑛一有時間就跑到音樂廳去看表演,當然,最主要的是暗中學習指揮技巧,還時不時找機會向教授求教。回到宿舍后,她就對著自己的曲子開始練習指揮,同學們都取笑她說:“難道你想成為一名指揮家嗎?別白費力氣了,因為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同學的話其實不無道理,當時全世界的女性地位都不高,有機會接受音樂教育的女性已經很少了,更何況是女性指揮家?雖然不敢說全世界絕對沒有一位女性指揮家,但在當時,他們都沒有聽說過。指揮家,似乎是專屬于男人的職業。
“難道女性就不可能成為指揮家嗎?”鄭小瑛在心中發問。沒人能給她答案,能給答案的人只有她自己!
此后,鄭小瑛在指揮上的學習和鍛煉更加勤奮了,從表情到手勢,從眼睛到心靈……
機會總是屬于有準備的人!有一次,學校里組織一個音樂盛會,鄭小瑛所作的一首曲子被選進了演奏曲目中。而觀眾席中,有兩位響當當的人物:蘇聯國家歌劇院的指揮海金和莫斯科音樂劇院的指揮依·波·拜因。誰都沒有想到的是,正當音樂指揮走上臺子的時候,他居然扭傷了腳,一個踉蹌跌坐到地上,全場一片驚呼。工作人員很快跑過去扶住教授,同時還有人把椅子搬上指揮臺,想讓他坐在椅子上指揮,但那同樣不行,因為他扭到腳的同時也碰傷了肘部。教授搖搖頭,全場不知如何是好!
鄭小瑛一下子從椅子上站起來,在一片驚愕的目光中,走到那位教授的面前一鞠躬說:“我以藝術的名義向教授申請接過您手中的指揮棒!”
面對這樣一張年輕而堅毅的臉,教授找不出任何理由拒絕,他把手中的指揮棒遞給了鄭小瑛。她轉過身,對樂手們點頭示意,指揮開始了:只見指揮棒在她的手中時而急促有力,時而緩和悠揚,音樂就像是從她指揮棒上流淌出來似的,時而奔騰如雷,時而平靜似水,她那熱情奔放,氣魄雄偉的指揮蘊藏著無比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簡直無懈可擊,完美無瑕,就連那位扭傷腳的教授和觀眾席上的海金、依·波·拜因也頻頻點頭。一曲結束,掌聲四下雷起,海金和拜因更是對鄭小瑛做出了這樣的評價:“她,將來必定是一位卓越的指揮家!”
當天,海金正式向鄭小瑛提出邀請,讓她進入蘇聯國家歌劇院深造指揮藝術。“藝術應該屬于任何人,不應該有性別之分!”海金說。進入國家歌劇院后,鄭小瑛刻苦學習,先后成功地指揮了《托斯卡》、《茶花女》等一系列蘇聯經典歌劇,在蘇聯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幾年后,鄭小瑛藝成回國,為音樂事業作出了不少偉大貢獻,最終成為中國甚至是全球第一位卓越的交響樂女性指揮家。20xx年,82歲的鄭小瑛被首屆中國歌劇藝術成就大典授予終身成就榮譽獎!
成功勵志故事篇三:最美火炬手的恐懼
她出生在安徽省肥西縣一個工人家庭。不到五歲,她就喜歡爬樹,追逐美麗的蝴蝶,整天活蹦亂跳的。上學時,她的體育成績格外突出,每次都能捧回第一名,大伙兒都說她將會成為體育健將,這也是她最初的夢想。
然而,命運總愛開玩笑,9歲那年,她的腳踝突然腫大,就像一個紅彤彤的蘿卜,檢查時發現是惡性腫瘤——橫紋肌肉瘤,隨時有生命危險。為了遏制癌細胞的擴散,只得選擇截去右腿,這對一個9歲的孩子是何等的殘忍!一向樂觀的她,淚水終于忍不住奪眶而出。父親心疼地撫摸著她的頭,輕聲說:“孩子,從今往后,爸爸會一直陪伴著你,做你的拐杖。”她抹掉眼淚,不服輸地告訴爸爸,就是只有一條腿她也要站起來,不需要爸爸做拐杖。
她忍住巨大的疼痛做了手術,而后是近乎摧殘的化療?;熃Y束后,她回到了學校,但是堅持不用拐杖,只憑借著單腿跳動來移動身體。一次,她經過講臺,“轟”的一下就摔倒在地,右腿的殘肢和地面撞擊,她咬緊牙根,忍住疼痛,在同學的幫忙下一聲不吭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就這樣,她憑著頑強的毅力繼續著學業。期間,她一直堅持做運動。
初中畢業后,她進了上海市一所中專。她堅持一個人乘坐公共汽車,不需要任何人接送。她除了熱愛運動,還很喜歡看書。一次,她被一本《佐羅》迷住了。為了省錢,炎炎烈日下,她不坐有空調的公交車而坐普通的“罐頭車”。整整兩個月后,她終于如愿以償地買下了《佐羅》。
20xx年北京申奧成功后,她參加了一場殘疾人演講比賽,引得掌聲如雷。而后,一位擊劍教練問她想不想當擊劍運動員。她驚訝萬分,覺得怎么可能呢,而對方說她演講時飽滿的激情和鋼鐵般的意志正是一名優秀的擊劍運動員所應該具備的。于是,她加入了上海輪椅擊劍隊。
那時,擊劍館里沒有空調,夏天時室內溫度高達40多度,蒸籠一般,而擊劍運動員還得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一連幾個小時訓練下來,她的衣服濕透了,全身的骨頭像要碎了一般,渾身無力。輪椅擊劍的規則是運動員雙方必須在相對固定的輪椅上,只憑著上半身的移動來躲避對方的攻擊。高位截肢令她在平衡性和靈活度方面遠遠弱于對手。因而,她讓父親在臥室里吊了一個皮球,每天睡覺前,她都要對著皮球一陣猛擊。這樣有針對性地訓練后,她的平衡性和靈活度都大大加強了。她抓住一切機會進行實戰,但因為手臂較短,身體瘦弱,對方的劍時不時刺到她的殘肢上,她總是迅速敗下陣來。她的心中有著不自覺的恐懼,實戰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她淚如雨下,恨自己不爭氣,訓練完畢就待在房間里。
父親看著日益憔悴的女兒心疼萬分,就給女兒寫了一張字條:“高手對陣,比的是亮劍的勇氣,如果喪失了勇氣,就會不戰而敗!”她若有所悟,從此勇敢出劍,成功地扭轉戰局,成為骨干隊員。
20xx年10月,她在韓國釜山“遠南運動會”上取得重劍個人冠軍,在新西蘭世界輪椅錦標賽上奪得了銅牌。20xx年,她擊敗眾多強勁的競爭對手當選為奧運火炬手,將赴法國巴黎參加火炬傳遞。
20xx年4月7日,北京奧運圣火在法國巴黎傳遞,而她接的就是第三棒。在她自豪地傳遞圣火時,卻遭到一群“”分子的圍攻,她緊緊地抱住火炬,用柔弱的身體擋住暴徒的襲擊,誓死捍衛圣火。她高擎的火炬,映照著她圣潔的笑容。
她就是被網友譽為“20xx年最美麗的女孩”和“最美火炬手”的金晶!有記者驚訝金晶能如此無懼,而金晶的回答是,人最恐懼的敵人是自己,只有內心強大才能戰勝自我,無所畏懼地乘勢而進,煥發出生命的絢麗光彩!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