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貝貝·貝基拉(1932-1973),埃塞俄比亞運動員,羅馬奧運會馬拉松金牌得主。以下是勵志人生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貝基拉的成功故事,歡迎閱讀!
貝基拉的成功故事1:
貝基拉很小的時候就渴望成為一名長跑健將,但極度貧寒的家境,讓他不僅拿不出訓練費,連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買不起。
那天,貝基拉不知不覺地走到訓練場邊,望著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他心頭既羨慕,又難過。
一位跨欄教練員聽了貝基拉的傾訴,將他帶到一組很矮的欄桿前,讓他一路跑過去,他輕松地跨越了一個個欄桿。教練員又指了指一組1。5米的欄桿讓他再試。他努力了好幾次,也沒能跨過去。
這時,教練員告訴他:“你的那些困難,就像眼前的這道欄桿,它會橫在每個人的面前,雖然你現在跨不過去,可在一次次的努力后,你終將跨越它們,你只需盯準你向往的前方,努力向前奔跑,相信沒有什么可以攔住你的夢想。”
教練員的一席話點燃了貝基拉的希望,從此,他開始了他堅定而執著的赤腳奔跑訓練,廣袤的原野、泥濘的山路、堅硬的戈壁灘……隨處可見他奔跑的身影。數年后,他成了埃塞俄比亞馬拉松運動員。
1964年東京奧運會上,他奪得金牌,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蟬聯這個項目冠軍的選手。
面對蜂擁而至的記者,貝基拉感慨道:“一切都很簡單,只要站在跑道上,就沒有什么可以攔住奔跑的雄心,就只管向前,再向前,一路向前地奔赴夢想的終點。”
貝基拉
貝基拉的成功故事2:
埃塞俄比亞選手貝基拉赤腳獲得羅馬奧運會馬拉松冠軍,并打破奧運會紀錄
1932年8月7日,阿貝貝·貝基拉在埃塞俄比亞一個偏僻的山村里出生時,沒有人會想到,這個看上去有些瘦弱的小家伙,會在30多年后讓外界對自己祖國的最深刻印象,由貧窮變為長跑。由于家境貧寒,貝基拉很小就成了牧童。1956年,24歲的貝基拉開始了正規的長跑訓練,沒過多久便成為一名馬拉松運動員。
1960年8月25日,第17屆奧運會在意大利羅馬舉行。
當時,美國是當仁不讓的田徑第一大國,而埃塞俄比亞還未能實現奧運金牌零的突破,貝基拉更是無名小卒。但當他以2小時15分16秒2的成績為埃塞俄比亞贏得有史以來第一枚奧運會金牌、并打破馬拉松項目的奧運會紀錄后,蜂擁而至的記者們把他團團圍住,不顧貝基拉的疲憊向他表示祝賀,提出各種問題,同時好奇地望著他那雙瘦長有力的赤足。是的,42.195公里的漫長征程,貝基拉居然沒有穿鞋!第二天,“赤腳大仙”成為全球報紙上最熱門的新聞。
1964年第18屆東京奧運會轉眼即至,貝基拉作為旗手率領埃塞俄比亞體育代表團入場,這對他而言,是一份莫大的榮譽。10月21日下午1點,來自35個國家的68名馬拉松選手從東京國立體育場起跑。“赤腳大仙”不再赤腳,他穿上了一雙跑鞋,但速度卻一如既往地令人驚嘆,2小時12分11秒2,貝基拉再破奧運會紀錄,并開創了蟬聯馬拉松冠軍的先例。
貝基拉是一只報春燕,他為非洲長跑運動帶來了一個光輝燦爛的春天。他的成功,為所有的非洲運動員樹立了榜樣。默默無聞的非洲長跑運動,自貝基拉之后蓬勃發展,并在世界田壇占有重要地位。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