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是由勵志人生精心為您提供的,如您覺得內容對您有幫助,請按Ctrl+D收藏此網頁,以便您下次的查找。謝謝。
徐悲鴻說:“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此言非虛,一個人擁有傲骨才能在浩瀚宇宙之內縱橫捭闔、譜寫輝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擁有傲骨才能于滄海桑田之間賦雄渾之史詩、揚文明之風帆。
近代中華“辱國喪師,強藩壓境,不齒于鄰邦,被輕于異族”,然而不屈不撓的中華民族似黃山勁松、巍巍長城一般激流勇進、斗志彌堅,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使古老中華巍然屹立,何也?魯迅先生說:“中國惟有國魂是最可寶貴的,惟有它發揚起來,中國人才真有進步,中國才真有希望。”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秋,那些心系祖國、舍生忘死的仁人志士表現出的民族精神就是錚錚傲骨,就是國之魂殤,就是中華民族歷經數千載滄桑依然生生不息、巍然屹立的根本所在。
傲骨是怎樣煉成的?錚錚傲骨體現在民族精神上,民族精神根植于民族歷史的土壤中,薪盡火傳、熠熠生輝。古往今來,無數受命于危難之際的龍的傳人“一片丹心圖報國”。抗倭名將戚繼光置死生于度外立志平倭,“但愿海波平”的光輝品質,禁煙英雄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高風亮節,巾幗女杰秋瑾“頭顱肯使閑中老,祖國寧甘劫后灰”的愛國情操無一不在展示著錚錚傲骨的鍛造法則:熱愛祖國、忠于民族、精忠報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傲骨是怎樣煉成的?多難興邦,壓力和災難往往能夠催生出偉大的民族品格,促使一個民族在血與火的碰撞中迸發出空前的力量!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