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害怕失敗,失敗只是成功的前奏,堅持下去,就會迎來成功的樂章!勵志人生小編精心為大家搜集整理了名人從失敗走向成功的故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從失敗走向成功的故事篇1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后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后,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并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并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煉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里掛了一只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后并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名人從失敗走向成功的故事篇2
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復雜,人們就應該坦然地去面對。
馬云,一張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臉龐,一派狂放不羈、特立獨行的做事風格,一副兩肋插刀、不計回報的古道熱腸;以“光明頂”命名公司會議室,與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聯網英雄人物“西湖論劍”。馬云的種種言行,頗似一位縱橫商海江湖的大俠。
馬云之所以讓當今的無數草根創業者崇拜,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馬云也曾跟我們一樣,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試想,如果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敗后,聽從了父母的勸告,去學習一門手藝,安安穩穩過他當臨時工的生活,那么,還會有今天的馬云,還會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嗎?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鐵盧。盡管馬云的英語在同齡人中顯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數學卻實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敗北。這之后他當過秘書、搬運工,后來踩著三輪車幫人家送書。有一次,他給一家文化單位送書時,撿到一本名為《人生》的小說。那是著名作家路遙的代表作。小說的主人公,農村知識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給馬云帶來了許多感悟。高加林是一個很有才華的青年,他對理想有著執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會有一種阻力橫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華的機會,甚至又不得不面對重新跌落到原點的局面。
從故事中,馬云深刻領悟到人生的道路雖然很漫長,但關鍵處往往只有幾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一個人的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這正印證了一句話:“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復雜,人們就應該坦然地去面對。于是,馬云下定決心,要參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馬云報了高考復讀班,天天騎著自行車,兩點一線,在家里和補習班間游走。
沒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這一次,馬云的數學考了19分,總分離錄取線差140分,而且這一次的成績使得原本對馬云上大學還抱有一絲希望的父母都覺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時候,電視劇《排球女將》風靡全國,可謂家喻戶曉。在那青澀但純潔的時代,小鹿純子的笑容激勵了整整一代人,當然也包括當時的馬云。不僅僅是因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敗的精神。這種精神對馬云日后的影響十分深遠,“永不放棄”也成了馬云的一種精神象征,影響了每一個阿里人。小鹿純子的拼搏精神給了馬云巨大的激勵,他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毅然開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復習準備。由于無法說服家人,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為了激勵自己好好學習,特地早起趕一個小時的路到浙江大學圖書館讀書。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對馬云的數學成績失望的余老師對馬云說了一句話:“馬云,你的數學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著寫。”
考數學的那天早上,馬云一直在背10個基本的數學公式。考試時,馬云就用這10個公式一個一個套。從考場出來,和同學對完答案,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結果,那次數學考試,馬云考了79分。歷經千辛萬苦,馬云終于考上了大學。
對馬云而言,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為他生命旅程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名人從失敗走向成功的故事篇3
作為白手起家的成功創業人物,宗慶后一路的創業歷程又是如何呢?
1987年,校辦廠因為經營不善而虧本,于是宗慶后承包了校辦工廠,開始實踐掩埋在心中多年的創業夢想,那一年,他已經42歲了。宗慶后帶領兩名退休老師,靠著14萬元借款,靠代銷汽水、棒冰及文具紙張一分一厘賺錢起家,開始了創業歷程。
1988年,企業成功開發投產娃哈哈兒童營養液,成立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兒童營養液強調真正使用價值,解決了兒童厭食偏食的問題。由于功效確切,效果明顯,在市場上迅速走紅,產品暢銷全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跟。
1991年,為擴大生產規模,滿足市場需要,僅有100余人的校辦小廠娃哈哈,以8,000萬元的代價有償兼并了職工2,000多人的國營老廠——杭州罐頭食品廠。兼并后,娃哈哈食品集團公司成立。原本虧損4,000多萬元的杭罐廠僅3個月就實現扭虧為盈。1991年企業產值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到2.17億元。兼并取得成功,娃哈哈初步形成規模。
1994年,娃哈哈積極響應國務院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的號召,投身西部開發,創造性地以“移民任務與移民經費總承包”的改革思路,兼并了涪陵地區受淹的3家特困企業,建立娃哈哈第一家省外分公司涪陵公司。此后,娃哈哈邁開了“西進北上”步伐,先后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160多家分公司。
1996年,娃哈哈集團以部分固定資產作投入與法國達能集團等外方合資成立五家公司,吸收投資4,500萬美元。娃哈哈占股49%,達能與百富勤合占51%。亞洲金融風暴之后,百富勤在境外將股權賣給達能,使其躍升到51%的絕對控股地位。達能立刻提出將“娃哈哈”商標權轉與合資公司,遭到國家商標局拒絕。雙方簽了合同。 同年,宗慶后帶領娃哈哈員工,瞄準瓶裝水市場,生產娃哈哈純凈水。
1998年5月,娃哈哈推出碳酸飲料“非常可樂”,意在挑戰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憑借在渠道上的優勢,20xx年的銷售量達到了60萬噸。
1999年,宗慶后繼續西進北上,決定由職工集資持股成立的公司出面,建立一批與達能沒有關系的公司。這些公司大多建在西部和老區,到20xx年,總資產達56億元,當年利潤10.4億元。
在20xx年的改制中,宗及員工從政府手中買回了娃哈哈集團55%的股份,娃哈哈實現“全員持股”。其中,宗慶后占股30%,高級管理層5%,員工20%。46%的股份由杭州市上城區國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擁有。 這一年,達能收購了娃哈哈最大競爭對手樂百氏。
20xx年,娃哈哈利用自身品牌和實力優勢,高起點進軍童裝業.
20xx年5月“非典”疫情結束后,宗慶后搶在競爭對手之前將大批飲料送到零售終端,使銷售實現了16%的年增長,公司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成為全球第五大飲料生產企業,僅次于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吉百利、柯特這4家跨國公司。
20xx年,娃哈哈實施“全面創新”戰略,營養快線、爽歪歪等新產品的不斷推出,使企業擺脫了同質化競爭。
20xx年,在宗慶后的帶領下娃哈哈營業額超250億元。4月,娃哈哈掌門人宗慶后曝料:達能欲以40億元低價并購娃哈哈其他非合資公司51%的股權,遭到自己拒絕。達能隨即回擊娃哈哈違反合資合同,并表示對宗慶后在合資公司外建立的龐大私人財富帝國無法容忍。
20xx年4月9日,達能要求宗慶后作為合資公司董事長,對非合資公司啟動法律程序。5月31日,達能對娃哈哈提起國際仲裁申請,稱中方股東侵害了合資企業利益。6月4日,達能在美對宗慶后之女旗下公司提起訴訟,指其設立的非合資企業不能使用娃哈哈品牌。 20xx年6月7日,宗慶后辭去合資企業董事長并發表致達能董事長公開信。說因無法忍受達能兩位董事(亞太區總裁范易謀與中國區主席秦鵬)的欺凌與誣陷,只能辭職,專事訴訟。
20xx年,雖受達能強購事件的困擾,宗慶后領導下的娃哈哈銷量持續增長,上半年銷量增加40%以上,全年銷售額突破300億元大關。
20xx年9月30日,達能發布公告宣稱,在中法兩國政府的支持下,已與娃哈哈達成友好和解方案。作為和解方案的一部分,達能和娃哈哈將終止合資關系。達能同意將其在各家達娃合資公司中的51%的股權出售給中方伙伴。
20xx年,娃哈哈推出旗下高端奶粉--愛迪生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由合作企業荷蘭百年皇家乳企生產,原裝進口,來到中國。此舉也開創了讓國外企業為中國貼牌生產的先河。 這一年,宗慶后被評為福布斯中國首富,財富總額為534億人民幣。
20xx年,全年集團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8.55億元,同比增23.65%。
20xx年,67歲的宗慶后再次成為中國首富,財富總額為630億人民幣。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