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看些充滿正能量的勵志故事可以使我們獲得滿滿的正能量哦。下面是勵志人生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充滿正能量的勵志的小故事,供大家參閱!
充滿正能量的勵志的小故事:沒有翅膀也能高高飛翔
1983年的一天,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一家醫院,一個女嬰呱呱墜地,令她的父母異常驚愕的是,女嬰居然一出生就沒有雙臂,連見多識廣的醫生也無法解釋這個奇怪的現象。
在父母的疼愛下,女嬰一天天地長大,成為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兒。
那天,站在陽臺上的女孩兒,看到與自己同齡的一群孩子正張開天使般的雙臂,在陽光下歡快地奔跑著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女孩兒十分傷感地向母親哭訴命運的不公,竟然不肯饋贈她擁抱世界的雙臂。
母親平靜地安慰她:“孩子,上帝的確有些偏心,但上帝是要送給你更多的夢想,要讓你用行動去告訴人們一一即使沒有翅膀,也可以高高地飛翔,就像沒有修長的十指,你同樣可以彈出美妙的琴聲,可以寫出漂亮的文章……”
“我真的能做到那些嗎?”女孩兒仰起頭來。
“只要你肯努力,就能做得到,只要你的夢想沒有折斷翅膀,你就一定能飛得很高很高。”母親溫柔的目光里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堅定。
女孩兒相信了慈愛的母親的話,目光一遍遍地撫摸著自己那雙看似普通的腳,心中暗暗地告訴自己:我有一雙非凡的腳,不只是用來奔走的,還是用來飛翔的。
此后,在父母的指導幫助下,女孩兒開始有計劃地鍛煉自己雙腳的柔韌性、靈活度和力量。懷揣夢想的她,克服了人們難以想象的困難,經歷了誰都無法數清的失敗,終于在人們的驚訝中,練出了一雙異常自由靈活的腳一一她不僅可以用雙腳吃飯、穿衣,輕松地實現生活的自理,還學會了用腳彈琴、寫字、操作電腦……她用雙腳做到了幾乎是常人所能做到的一切。
女孩兒開始在人們面前自豪地展示自己非同尋常的“腳功”,起初遇到的那些異樣的眼光里,漸漸地充滿了欽佩。在她14歲那年,女孩兒徹底地扔掉了那副裝飾性的假肢,一臉陽光地穿著無袖的上衣,走進校園、商場、街區……仿佛自己根本就不缺少什么,除了常人那樣的一雙臂膀。
女孩兒在繼續著創造奇跡的腳步,她讀書刻苦,作業寫得總是一絲不茍,從小學到中學,她的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老師和同學們都十分敬佩她的堅毅和自強。當她拿到亞利桑那大學的心理學專業的學士學位證書時,一家人幸福地擁抱在一起。父親自豪地鼓勵她:“孩子,你還可以做得更棒!”
“是的,我還可以做得更棒!”女孩兒自信地笑著。
為了增強腿部肌肉的力量,保持腿部的靈活性與韌性,女孩兒不僅堅持經常性的跑步,還成為碧波蕩漾的泳池里的一條自由穿梭的美人魚,還成了一家跆拳道館里小有名氣的高手……一位醫生曾指著給她拍的X光照片,驚奇地喟嘆:經過鍛煉,她的雙腳已變得異常敏捷,她的腳趾關節已像手指關節一樣靈活自如。“
女孩兒的夢想還在不停地放飛著,她又走進了汽車駕駛學校。在教練員驚訝的關注中,她很快便掌握了駕車的各項技術,通過了近乎苛刻的各項考試,順利地拿到了駕照,開始用雙腳嫻熟地駕車御風而行……
接下來,女孩兒要去圓自己心中埋藏已久的夢想了一一她要親自駕駛飛機,擁抱蒼穹。
曾經培養出許多飛行員的著名教練帕里什·特拉威克一看到親自駕車來報名的女孩兒,就知道她一定會飛上藍天的,就像一只矯健的雄鷹那樣,不僅僅因為她那嫻熟的駕車技術,還因為她目光中流露出的從容、淡定與果決。
果然,女孩兒在學習飛機駕駛的時候,絲毫不遜色于那些身體健全的飛行員,她一只腳操縱著控制板,另一只腳操縱著駕駛桿,滑行、拉起、升空……她冷靜、沉著,每一個動作都十分準確、到位,比不少學員表現得都出色。教練帕里什·特拉威克后來回憶說:”事實證明,她是一個優秀的飛行員,她駕駛飛機時非常冷靜和穩定。一旦你和她在一起呆上20分鐘,你甚至就會忘掉她沒有雙臂的事實。她向人們展示,人可以克服所有的限制,她真是太令人難以置信了。“
25歲的女孩兒如愿地拿到了輕型運動飛機的私人駕照,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只用雙腳駕駛飛機的合法飛行員,開創了飛行史的先例。女孩兒的名字叫做杰西卡·考克斯。
如今,杰西卡·考克斯已是美國家喻戶曉的英雄,她靠雙腳生活和奮斗的感人故事,給世人帶來了巨大的心靈震撼和精神鼓舞。
在美國數百場的演講中,杰西卡·考克斯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你的夢想有多高,你就可能飛多高。“
沒錯,即使你生來就沒有翅膀,但你依然可以高高地飛翔,因為你心中那永不跌落的夢想,會為你生出自由翱翔的雙翅,會給你傳遞無窮的力量,會幫助你創造無法想象的奇跡。
充滿正能量的勵志的小故事:蘇茜,別讓我失望
蘇茜·佩珀絲是一個先天愚型的孩子。她19個月大時,醫生對她父母說,要有別的孩子陪伴蘇茜,才能改變她的狀態。
于是,蘇茜又有了妹妹朱迪絲。朱迪絲9個月大開始走路時,蘇茜看著她東倒西歪地走過起居室,便也想模仿她。慢慢地,她竟然蹣跚著邁出了步子。
七歲時,蘇茜見喜歡體操的妹妹在平衡木上表演,她也想學,這讓看在眼里的妹妹也跟著著急。自懂事起,朱迪絲就一直想著幫忙姐姐,于是就勸說父親把起居室改成了訓練場,并裝了一個距離地板四英寸高的平衡木,她倆一塊堅持不懈地練習。
不久,朱迪絲加入了全國體操隊,陸續獲得各種體操比賽獎項。后來,蘇茜也有了自己的機遇。1988年,14歲的蘇茜參加了在利物浦舉行的體操比賽,得獎而歸。
幾個星期后,蘇茜接到了一封信。朱迪絲讀給她聽:“他們想讓你參加明年在萊斯特市舉行的全英特奧會。答應吧,蘇茜。我來幫你訓練。”“那就來吧!”蘇茜無畏地說,在地板上來了一個側翻跳。1989年8月,姐妹兩人來到萊斯特。在那場1600名殘疾人參加的體操比賽中,蘇茜獲得了平衡木銅牌。
然而,正當她蘇茜想在平衡木項目上取得更大突破時,那年秋天,蘇茜不得不動手術治療腳部脹痛。她的患有先天性拇外翻的腳因為手術失去了平衡性,今后她再也不能參加平衡木比賽了。朱迪絲明白,若不能參加比賽,姐姐會變得自暴自棄的。于是,她又想出辦法,讓蘇茜專攻跳馬和其他體操項目。
在朱迪絲的無私幫助下,蘇茜進步神速。1993年秋天,謝菲爾德室內體育館體操比賽開始后,蘇茜信心十足地步入場地。伴隨著舒緩的音樂,她的動作優美自如,用側手翻和后滾翻結合運動手倒立、騰躍和劈叉,從一個角落飛到另一個角落。接著,蘇茜又熟練地用一只膝蓋平衡身體,另一條腿高高地抬起在身后,雙臂伸展,使表演達到了高潮。“蘇茜·佩珀絲充滿了活力!”解說員熱情洋溢地說。
蘇茜贏得了自由體操金牌、跳馬銀牌、高低杠銅牌。但是最令人難忘的,還是朱迪絲和蘇茜在比賽結束時的聯袂演出,畢竟以前還沒人聽說過特殊運動員和正規運動員一同表演。
“蘇茜,別讓我失望。”朱迪絲耳語。
“你別讓我失望。”蘇茜回擊。
兩姐妹的演出配合得天衣無縫,當她們以前滾翻轉劈叉結束動作時,抬頭向沉默的觀眾望去,卻吃驚地看到了一片被淚水打濕的臉。
她們姐妹終于獲得了成功。
充滿正能量的勵志的小故事:你不知道的胡彥斌
一年,21歲的胡彥斌在“第四屆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上獲得了“上海地區最佳藝人獎”,并以一曲《你記得嗎》獲得“年度最受歡迎金曲獎”。美麗年華,好事成雙,春風得意。
“叫我做音樂,我可以幾天不眠不休;叫我做英語題目,一分鐘就要睡著。”他說出這番令許多中學老師都要昏厥的話,也給我們展示了這個時代給予年輕人的另外一種可能。胡彥斌似乎從小就不是老師、家長眼里的好學生、好孩子,一直沉迷音樂,熱衷于擺弄電腦……“不務正業”地讀了許多藝術學校,后來考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提前簽了公司進入社會。
胡彥斌的家庭有些特殊。胡爸爸曾是海員,胡彥斌自小與父親聚少離多,但胡彥斌的音樂啟蒙正是來自父親。當年胡爸爸借越洋工作的便利帶回的鄧麗君與卡朋特的卡帶,自小熏陶著胡彥斌。后父親轉業,居家做服裝設計,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好時光沒過幾年,胡爸爸突然患病去世。胡彥斌作為家中僅有的男人,毅然擔起生活的重任。“我現在的目標,就是買一套新的住房,讓媽媽搬出現在的居所。”他的頭低垂,劉海遮掩住他一貫得意的眉目,“因為,媽媽待在現在的環境里,老是想我爸爸……”
說到這,他便說及“北上發展”的計劃。去北京是唱片公司給他的建議,也是這些年來很多內地歌星的選擇,更是胡彥斌自己的心愿。但幾年來未成行,就是因為他放心不下已退休的媽媽。“媽媽是普通工人,過著普通的生活,家里可以講話的那個人突然沒了,她一個人會寂寞。我外出宣傳的時候,總是盡可能帶上她。但現在看來,去北京的話,就要分隔一段時間了,畢竟媽媽年紀大,要在陌生的環境重新適應,很殘忍。”聽他講出這樣的話,還有誰會覺得他少不更事?所以如果你再看到舞臺上蹦蹦跳跳、笑得見牙不見眼的胡彥斌,你應該不會再誤會他年少輕狂了。少年得志的他,需要承受的比尋常的少年多很多。
好在胡彥斌有一顆健康積極的心,這也體現在他玩搖滾的態度中。他說:“我并不覺得搖滾需要多么憤怒激烈,我做搖滾,和那些地下音樂人不一樣。我的搖滾是代表態度向上的年輕人的。”“歌里唱的就是我的生活啊,我的朋友們都很年輕,我們一起玩,談年輕人感興趣的話題,這些是我創作的來源。我更在乎的是一種很年輕的感覺,如果你想從我的歌曲中得到什么人生感悟、生活哲學,抱歉,我要令你失望了。”胡彥斌一邊說話,手指如彈琴般在桌上叩擊,這是他說話時的習慣性動作。
多年以前,20歲出頭的張雨生唱著《我的未來不是夢》:“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陽下低頭,流著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落,也不放棄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樣,20歲出頭的胡彥斌用時下最潮流的曲風,顛覆前輩賦予的形式,唱出了另外一種色彩和心境。但年輕的夢,年輕的心,多少年來又都是一模一樣的赤誠。
年輕,常是犯錯者的借口,但對胡彥斌來說,年輕卻是成功的理由。“目前的工作很好。”他說,“但若有可能,我還是想去國外讀書、進修。”
在繁華場上或順暢或坎坷地走過一些時日后,他收獲良多,包括發現學識的增加對一個人的成長真的有重要影響。認識到這點對他來說,會不會是新的開始呢?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