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陣子我對于自己的某個工作十分灰心,萌生退意。正在猶豫的時候,碰到了一位白手起家的企業界朋友,他耐心的聽完我的考慮后,滿不在乎的說:“在我看來,你的困難不算什么,只是有人不喜歡你罷了,有人不喜歡你,你就要離開嗎?”一個沮喪的人最生氣的就是得不到別人的同情。不過,由于我向來相當欣賞這位朋友的為人處世,只好虛心問他:“那什么才叫困難呢?”
他說了他幼年的故事:“我三歲時得了小兒麻痹后,開始變得堅強。”
他人生的坎坷非常人想象。爸爸媽媽是韓國的華裔大學生,相愛的倆人結了婚,生下他,卻在當的內亂被暗殺,不到一歲他就成了孤兒。
有位有愛心的華僑看他可憐,領養了這個可愛的小男嬰,把他交給太太扶養。養母脾氣不好,也沒什么耐心,能夠喂飽他就不錯了,動不動就拿他出氣。
他三歲時,當地流行小兒麻痹,他被感染了,在等死的狀況下掙扎。退燒后兩條腿都萎縮,養母和養姐們還笑他:“你這輩子只能夠像蟲一樣在地上爬。”沒有人幫他復建,只把他放在一個角落里,讓他每天看著天花板。
他想要自己爬行,養母要他死了這條心,說他將來只能乞討。他從小聰明,雖然那時只是個幼兒,別人的嘲笑,他都聽得懂,暗自發誓要脫離這個沒有歸屬感的家。為了避免她們的打擊,他都等半夜養母和養姐睡著了,才一個人在客廳扶著墻壁,試圖讓自己站起來。
“我現在雖然無法像一般人一樣行走,卻還可以不用輪椅活動,還可以打高爾夫球,都是自行復健的結果。”
現在的他事業成功,家庭美滿,在完全沒有背景,沒有資金的狀況下創業,只因他在三歲時就明白,什么是人生大難。
聽了他的話我深感慚愧。一個沒有經過什么大折磨的人,才會讓芝麻大的小困難堵住自己的前路。
人在歷經“再也沒有什么困難可以為難我”的狀況之后,命運就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從此,他擁有了不可撼動的堅強,任何風吹草動,都不再震撼他的心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