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個小朋友都會喜歡看那些簡短勵志的兒童小故事,那么兒童經典勵志的小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兒童經典勵志的小故事篇1:狐貍名叫“老博士”
這里講的“老博士”,可不是什么專家學者,而是一只足智多謀(móu)的老狐貍。一位動物學家專門在山坡上架起了一臺攝(shè)像機,觀察“老博士”一家。
看啊,一只老狐貍帶著三只小狐貍崽(zǎi)走過來了。毫無疑問,老狐貍是帶著孩子們出去散步的,現在要越過小溪回家休息了。溪水很淺,可這三個小家伙不敢下水。有一只膽大點兒的狐貍崽,剛把一只爪子伸到水里,立刻就像被開水燙(tàng)著了似的縮了回去。
孩子們的怯懦(qiè nuò)激怒了狐貍媽媽。它跳回岸上,輕輕地尖叫了幾聲,這是在勸它們哩。看來這就是“老博士”了。可孩子們還是不肯下水。“老博士”開始怒氣沖沖地大叫。有只小狐貍壯著膽子跟在母親后面走到了對岸,而剩下的兩只依然怕水,它們抱怨似的尖叫著。
“老博士”突然將那只膽大的已跟著它過小溪的孩子又趕下水,要它給那兩個膽小鬼做示范。這一招可真靈,當它再次向對岸走去時,只剩下最膽小的那只小狐貍了。
“老博士”跳到第三只小狐貍身邊,將它叼起來扔進溪水里。這個可憐的膽小鬼全身浸(jìn)在水里。然后,“老博士”頭也不回地向對岸跑去,那只小狐貍只好緊緊地跟著它爬上了岸。動物學家感嘆地說:“它還懂得教學方法呢。”
就在他對今天的收獲心滿意足時,一只兔子蹦(bèng)到不遠處的大石頭旁邊,低頭吃起草來。羅曼諾一看,“老博士”的兩眼正滴溜溜地盯著兔子,悄無聲息地躥到大石頭上。它看看兔子,又看看自己身子下的大石塊。這狡猾(jiǎo huá)的家伙,在計算石塊和兔子之間的距離吧?它算準了,拼命向兔子跳去——啊,它撲空了!離兔子還有半步距離。
兔子一溜煙地跑了。“老博士”追了幾步,突然改變了主意又朝大石塊跑來。它先在兔子待過的那個地方停下看了看,又爬上剛剛跳出去的大石塊,仿佛在估(gū)量距離。然后它縱身一跳,猛撲過去。當“老博士”落了地,它聞聞那塊草地,核(hé)對自己撲得是否準確,是不是像第一次那樣撲了個空!
聰明的狐貍,它是在總結經驗教訓哪!動物學家一直盯著這只火紅色的老狐貍,它連撲了四次,直到最后認為撲準了,這才回到孩子們身邊。
兒童經典勵志的小故事篇2:神秘的小綠房子
山石邊的大樹上,整天有喜鵲放哨,來了朋友說“歡迎”,來了生人“喳喳”叫。
兔子小白提著一籃子小魚小蝦來了,喜鵲叫著:“歡迎小白來送飯。”
山羊大叔送來了土豆餅,喜鵲叫著:“歡迎山羊大叔來送飯。”
牛大嬸送來了一瓶鮮牛奶,喜鵲叫著:“歡迎牛大嬸來送飯。”
老奶奶來遛狗。狗聞到了什么氣味,往山石后面跑去,急得喜鵲“喳喳”叫。
老奶奶緊跟了過去,發現貓媽媽在石縫里生下了一窩小貓。
一只鷹在天上飛,他在偵察哪里有獵物。啊,他看見了藏在這里的貓媽媽和她的孩子!
老奶奶看看天上的老鷹,覺得很危險,就搭起一間綠房子,送給貓媽媽一家住。
有了小綠房子,不怕刮風,不怕下雨,也不怕天上的老鷹啦。
小貓長大了,朋友們都來了。那是誰呀?原來小狗也來了,他還給貓媽媽叼來了一根肉骨頭呢!
兒童經典勵志的小故事篇3:小河馬拔牙
河馬媽媽買了許多好吃的東西給小河馬吃。小河馬真能吃呀,你看:餅干、薯片一會兒就吃完了!一大塊巧克力幾口就吞下了肚,一袋糖果眼看又要吃完了,媽媽說:“小河馬,糖果吃多了,牙會疼的!”小河馬說:“沒關系,沒關系。”
吃完了飯,小河馬要睡午覺了,想起了還沒吃完的那袋糖果,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小河馬偷偷地從床上爬起來,拿起糖果就往嘴里塞,啊,真甜呀!吃完了糖,小河馬美美地睡著了!睡著睡著,哎喲喲,哎喲喲,不好啦!小河馬捂著牙坐在床上大哭了起來,媽媽嚇了一跳:“怎么啦?”“媽媽,我的牙疼死啦!”
媽媽只好帶小河馬去找小猴醫生,小猴醫生給小河馬檢查牙齒:“這兒一顆牙爛了,那兒一顆牙也長了黑斑,咦,你的牙齒縫里怎么會有這么多糖呀?”
小河馬不好意思地說:“我……我睡覺前吃糖了!”
小猴醫生說:“糖雖然好吃,但每次不能吃太多,睡覺前也不能吃糖,還要漱口、刷牙,不然,牙齒會壞的!你看,牙齒壞了,就不能吃其他好吃的東西了!”
小河馬低下頭說:“我知道了,我以后再也不這樣了。”
小猴醫生拿出工具給小河馬拔牙。哎,小河馬個子太高,猴醫生又太小,怎么拔也拔不動,沒辦法,只好請來了長頸鹿和小黃狗,大家一齊用力,才把那顆爛牙拔了出來。
從此以后,小河馬注意保護牙齒了,不再多吃糖果了,睡覺前,也不吃糖果,還知道要刷牙漱口了。它的牙齒再也不疼了,再也不爛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