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孩子的媽媽,宋丹丹離婚不僅僅會給自己的心靈造成莫大的傷害,對自己孩子的傷害更大。宋丹丹的婚姻解體后,兒子先是隨父親,后來父親再婚,宋丹丹又把撫養(yǎng)兒子的權(quán)利爭取了回來。因為,她不想給孩子的生活造成陰影,留下永久的遺憾。她深知父母的離異除了讓孩子害怕和不安,沒有別的。
面對婚姻的破裂,宋丹丹依然很樂觀,她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家庭。她開始對兒子巴圖進行細心的教育,為了讓他心中無恨,裝滿愛,對生活充滿希望,她讓兒子幫她決定再婚的對象,條件是要愛她也愛他的。宋丹丹就像《家有兒女》中的媽媽那樣,再婚后以自己的樂觀態(tài)度營造了一個溫暖的家,她促成了巴圖跟繼父之間的親密感情。后來,兒子就成了再婚家庭中的情感大使,始終陽光、快樂、幽默,不但愛媽媽,愛繼父,還愛繼父的女兒,一個跟他沒有血緣關系的姐姐。
經(jīng)營好組合的家庭是困難的,但是樂觀的宋丹丹不畏懼困難,在生活中與子女配合得相當默契。在宋丹丹細致的呵護和獨特而理性的寬嚴適度的管教下,兒子和女兒在特殊的成長環(huán)境中學會了愛,學會了寬容。
可見,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父母要在生活中把樂觀的心態(tài)傳達給孩子,只有在快樂環(huán)境中成長的孩子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好的性格。
1.離婚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傷害
有孩子的夫婦在離異時能否不讓他們的孩子受苦?在訴訟時是否也應該給孩子以發(fā)言權(quán)?這是人們關心的問題。
每個離異家庭的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故事。所有這樣的孩子都說:“世上沒有幸福的離異。”有些分手還算“進行得不錯”,留下的傷疤不很嚴重。但大多數(shù)的離異都把孩子牽連進家庭事件中,使他們在家庭崩潰時很難保持中立,很難表態(tài)站在哪一邊,很難不感到有一種內(nèi)疚。
【正面管教秘訣】
生活在一起的男女雙方無法再生活下去,離婚無疑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可是離婚之前,一定要先解決好孩子的問題,讓離婚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降低到最小。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女,一定要用心經(jīng)營自己的婚姻,不要輕易跨出婚姻的門檻,讓孩子遠離父母離婚的傷害。
2.離異后不要向孩子灌輸敵對情緒
很多夫妻離異后,一方帶著孩子,就不愿意讓對方與孩子接觸,有的甚至干脆搬遷到對方找不到的地方,讓孩子看不到父親或母親。有的有意識地把對方貶得一無是處,向孩子灌輸敵對情緒。比如“你爸爸沒有文化,像他那樣肯定沒什么出息”之類的話,孩子聽得多了就會在心理上對另一方形成排斥,這是許多單親家庭孩子性格偏離正常軌道的一個重要原因。
【正面管教秘訣】
社會在發(fā)展,人們的觀念在改變,離婚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在選擇離婚的時候,應該慎重一些,盡量減少對孩子的傷害。如果婚姻已經(jīng)死亡不能挽救了,就好離好散;在孩子歸屬問題上,不要賭氣,要理智地分析一下怎樣做對孩子更好;血濃于水,孩子不會因為父母離婚而和父母疏遠,所以,離婚后,父母不僅要滿足孩子物質(zhì)上的要求,還要擔當起教育孩子的責任,不要放任自流。
3.離婚后不能把孩子作為報復對方的武器
有的父母,由于各種原因走上了離婚的道路,為了報復對方,孩子就成了他們的武器。這種影響極壞的做法要馬上停止。
父母離婚對孩子最大的打擊就是失去安全感。所以,讓孩子知道,雖然父母離婚了,但他永遠不會失去父母對他的愛,這一點至關重要。
讓他感受到雖然他只和父母一方生活在一起,但他的生活和以前一樣安全、穩(wěn)定,他不必擔心什么。做到這一點,需要父母雙方的合作,這對大多數(shù)離異的夫妻來說很難。和一個也許帶給你很多創(chuàng)痛的人合作,你可能極不情愿,但你不能把你們之間的恩恩怨怨轉(zhuǎn)移到孩子身上。畢竟雙方都是孩子的親生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無法抹去。如果把仇恨強加給孩子,不僅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還會使孩子長大后失去愛心。所以,你需要以理性和寬容來對待曾經(jīng)傷害你的人。撫養(yǎng)孩子的一方要允許孩子與另一方聯(lián)系,不撫養(yǎng)的一方則要多來看望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雖然不在一起,但對自己的愛沒有變。
【正面管教秘訣】
單親家庭中的兩代人之間往往在情感上過于親密,這是一種自然的情感聯(lián)盟,但過分的情感依賴容易產(chǎn)生負面效應。所以,讓孩子和自己都有獨立生活的心理意識和能力,是單親家庭最明智的選擇。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