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看別人的勵志故事,有沒有發現自己身邊的呢?下面是勵志人生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發生在身邊的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發生在身邊的勵志故事1
我也想活的像勵志故事一樣,做個有夢想的女孩兒。當然不是韓劇里腦殘的家貧女混入少爺圈子的那種不屈不撓的勵志,也不是像和哈佛女孩兒劉亦婷那樣牛比閃閃的勵志,找到適合自己的勵志故事,是日程里的第一紅頭文件。
凡事從模仿開始,學習永無止境。縱觀我的人脈支系,有幾種類型的勵志故事,當然也尤其較為突出的人物代表:
我有一個伍姓的師兄,終于堅持住自己的建筑理想和對這份事業的崇高追求,最后塵埃落定地將要去實現他的American dream了,在這兒祝賀一下他。他的勵志故事是歸結于他對學術的追求和高端的理解。
我還有一個石姓的神童朋友,他的勵志故事似乎沒有多么坎坷,在歐洲找到了合適的工作,當然還有合適的妞兒,生活樂無邊,時不時回個國銷魂一下,在這兒我得拜一下他。他的勵志故事應該就是靠高智商和一點帥氣吧。。。
我的另外一個周姓的大學同學,在家鄉看似平常的生活,平平的基本工資,但是這一切的得來,我是見證,我們一家人都很佩服這個女孩子的處事能力和樂觀的性格。也是因為她的努力,我回國出去聚會能讓她在深夜開車送我回家,high了就去她家打個通宵麻將。她的勵志故事靠的是性格和奮斗吧。。(我覺得周媽媽的性格也超級好的!!)
我呢,現在日子過的像快餐一樣貧乏沒營養,偶爾的異域游歷算是快餐盤里那點兒燒的生澀的紅蘿卜了吧。我做飯做兩頓就覺得食之無味,還是投入了辛拉面的懷抱;我有本畫畫日記,翻開覺得捉襟見肘,一是長時間疏于練習的繪畫手法,二是匪夷所思不成故事的故事,最終也沒能堅持下來;健身房,學跳舞什么的就更討厭了,也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戀愛嘛,雖然不是談兩天就不談了,這出于我還有點自信的責任感,但是也是不給勁。。。。
我昨天在豆瓣上加入了不靠譜兒女青年的小組,別人的勵志故事終究不是我的不能復制,在此爆出我生活的缺點和性格的缺陷,希望能夠激勵自己早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勵志故事。。。。。
發生在身邊的勵志故事2
我有一個朋友,確切的說,是兩個朋友。就稱呼為小張和小王吧,小張是個甘肅的老爺們,像所有甘肅漢子一樣,他長的魁梧而又結實。小王是河北的姑娘,但是因為他們家在靠近山東的交界,所以帶點山東姑娘的憨厚。張爸爸是個工人,還沒退休,張媽媽是個農民沒有什么保障。小王的爸爸媽媽都是普通的機關工作人員,好在有退休金,但是都沒有退休。
我跟小王是在我大一打工的時候認識的,那個時候我周末會去電器城做導購,小王跟我一組,比我大幾歲,人挺好的,偶爾我給她帶點我媽做的吃的。她第二天也會在給自己帶飯的時候,也給我帶。她有工作,是個行政,周一到周五上班,周六日跟我在電器城做導購。在那些共同為多賣幾個手機而奮斗的日子里,我倆有了深厚的友誼,深厚到什么程度呢。20xx年他們倆買房,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一居室,但是也讓雙方家庭把所有的錢拿出來,他們還四處借,我也拿出我自己攢的一千塊錢給了他們。不過就這樣大家幫忙以后,他們還是用公積金貸了一點錢,好歹不多。
后來我實習了,就不去打工了,偶爾一次她送我她婆婆做的布鞋,我就給她出主意,別去打工了,一周七天不能休息太累了,時間長了,把身體都拖垮了,開網店賣布鞋和鞋墊吧!上班的時候順帶手看著,但是因為她舍不得花錢,自己做的網店裝修什么的,剛開始生意也不好。后來我們電器城的朋友幫忙買了一個打折的數碼相機,她回家拍了很多老家的照片,自己通過網上視頻學了美工,總算開始營業了。再加上那個時候淘寶的競爭沒有現在這么激烈,沒過多久她賣的就比她婆婆做的快了。后來她就讓她婆婆一邊做一邊從村里收鞋,我們也經常拿自己的舊鞋給她,讓她帶回去,給她婆婆做樣子。她說,那些年,她婆婆每次來(他們不怎么回老家,放假的時候火車票不好買。所以四個老人平時有空可以請假的時候輪流來看他們)除了要帶很多吃的,還要背著很多(我親眼見過一次是那種最大號的一條紅一條藍的袋子)的鞋子,她婆婆覺得郵寄費太貴,一般快到來的時候,就不郵寄了,直接自己背過來。
這樣拼了兩年,他們倆請我們到她家吃飯,順便挨個還我們錢。飯桌上,我們中間年紀比較大的一個大姐就說,你們不能光想現在,想想以后有孩子,誰照顧孩子,父母要是來,你們這房子也住不下呀。正好大姐正在給他父母買房子,所以他們幾個結伴去看六環外在幾年后會通地鐵的一個樓盤。沒過多久以后,他們就買了那個房子,重新開始奮斗了,不過這次雖然價錢便宜了,但是困難更大了,雙方父母貢獻不了什么錢,好在小張家修路補償了一些錢,加上小王的網店信用比較高了,店鋪轉讓給別人賺了一筆錢。雖然當時沒有身份認證這種風險,小王還是糾結了很久,經營了那么久,很有感情了,為這事還舍不得的哭了一頓。湊來湊去還是不夠,只好把親戚朋友又借了一遍。由于貸款的額度比較大,公積金不夠,就又借了一筆商貸。又開始了痛并快樂著的奮斗,這幾年里,小王開始更努力的營銷她的新淘寶店,生意也很好,以至于每次她婆婆來的時候背著很多鞋,回去的時候背著很多我們的舊衣服(回去做鞋底用)。
那幾年的生活,他們節儉而快樂,為了省錢每天都帶飯上班,去早市買菜,不去超市買菜。后來因為還商業貸款和小張,小王升職調動工作等原因,他們把自己的新房租出去,在單位附近租了平房住,除了應酬很少出去吃。就連在家做飯,買菜也是盡量選便宜的,有一次我爸爸做了香腸我去給他們送去,他們留我在他們那兒吃飯。四個菜,一個香腸炒青筍、一個臘肉燉豆腐泡,一個醋溜白菜,一個老咸菜炒黃豆,一個蘑菇湯。香腸我帶來的,臘肉和黃豆小王媽媽帶來的,白菜入冬屯的,咸菜和蘑菇干小張媽媽帶來的。這還是我在,他們倆平時的冬天,就是上頓下頓的蘿卜白菜。盡管在這么節儉的情況下,小王還是給她婆婆買了一份醫療保險,她很擔心這個唯一沒有醫保的老人有什么健康問題,事實證明她擔心對了,20xx年的時候她婆婆動手術幸虧有這份保險。
中午還錢的時候小王說,“像前一次一樣,這次我還是最后一個還你,還了你就不用擔心了,再也不欠別人錢了。”看著小王碩大的肚子,我突然覺得因為身邊有這么勵志的人,生活才充滿希望。小張來接老婆的時候,看著他的小虎牙,我想起他們結婚的時候,我陪他們買電飯鍋,小張說“這個八卦鍋吧!一邊做飯一邊做湯,省火又有營養。”其實因為愛生活的人才能有這么大的力氣生活吧!!可能他們以后會有婆媳爭吵、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相信只要他們有這么好的心態,以后的困難就都能度過。
發生在身邊的勵志故事3
上周去看一個不常見的朋友,他問我,一直在一個公司做了這么多年,現在應該是中高層管理了吧。想到現狀我卻不知道怎么回復。倒是老公調侃到,她是上上下下。不進則退,應該可以這么說吧。工作快十年了,沒有太大的成就,也不算太失敗。
看到職業女性的正能量征文,我也來湊個熱鬧,講一講這些年我身邊的真實的人兒,故事不長,人物不多,大家將就看一下就好。
她,一個非常有氣質、漂亮的湖南妹子,我進公司實習后第一天上班,是她帶我出去吃中午飯,雖是平常客飯,但是對于一個嘛事不懂的新人來說,異常溫暖。從此我也學會并一直保持著這種習慣,對于部門來的新人,第一天會帶她們出去吃午飯,實在走不開也會交代同事帶著。她人漂亮,有氣質,業務能力強,最重要的是性格爽氣,同事人緣最好,也是老大最照顧的。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和老公單做。聽說生意很好,在城市中心地段買了大房子。他老公很直接的說我只喜歡兒子。可是卻生了女兒。不知道后來有沒有再生。在心底里祝福她幸福。
這是一個爽氣的同事,董助,法律專業,轉戰幾個公司,不想放棄所學。在懷孕帶孩子期間復習,最終通過了司法考試。進到一個律師事務所。很快就獨立接案子了。有個律師朋友的好處就是隨時有事隨時咨詢,不用預約不用付費。
她是一個柔弱堅強的女孩,當然現在已經是孩的媽媽。調到上海是因為老公來這邊讀研。當時部門領導不同意,認為她不能勝任這邊的工作。沒想到她卻做的相當不錯。但是為了支撐起家庭開銷,她決定辭職創業,全職開淘寶店。幾年間已經開了兩個店,幾個皇冠。自由的成功的淘寶店經營者!
她現在是高高在上的領導。流傳,曾經十幾歲的小女孩,來她姑姑家做保姆,看她聰明伶俐。就讓她去讀書,培養她。十幾年中學習工作成熟,幾次力挽公司于狂瀾之中,為了公司不惜一再推遲生育。居于總經理的職位,眾人看到更多的是她的努力,并認可她的能力。而不只是董事的親戚關系。
還有一個,我經常打擊她的,一個70年代初的老女人。中專的文憑,但是嘴巴了得,手段了得,不得不說在國企工會鍛煉過的都是人才。不服輸,從只會電腦玩牌,到學習EXCEL,制作PPT,做數據。目前也是年收入幾十萬。因工作雖然不能親自照顧老公孩子,除此外給予他們高水平的生活保障也是她喜歡自由生活的借口。
這些算不算勵志呢?
我真心覺得做女人不容易。勵志標準因人而異吧,總之一個女人能有獨立的人格,有自己判斷是非的能力;經濟的獨立性,不要依靠,自己能養活自己;百善孝為先,要孝順父母,并給孩子以榜樣,使孝道傳承下去。就夠勵志,不用有多高的志向多高的收入多高的權位!
某老板娘,平時親近平和,一旦有事情就似潑婦罵街般。某女老板,端莊秀麗,幾杯酒下肚,文武全上,不亞于燈紅酒綠下的陪酒女。算了這樣的還是不說了吧。人前風光無限,人后甘苦自知。接觸多了,自然就不再亂羨慕了。
我相貌平平,扔在人堆找不到的。智商平平,通過自考拿到的學士學位。情商平平,江湖傳言四起,我卻不知情。可是老公卻能下的廚房上的廳堂。調皮搗蛋的兒子也算聰明帥氣。工作雖屬停滯階段,但是不忘充電學習。房子雖小卻是自己的。空余時間侍弄幾盆花,茉莉,君子蘭,蘭草。父母在身邊,遇到好的飯店帶他們出去嘗嘗鮮,去近郊走走也算一次旅游,及時帶著他們去體檢,每季換幾件漂亮時尚的衣服,給他們泡幾罐養生酒,煮壺靈芝茶。。。。。。看到父母開心健康,是我最大的滿足。
每當在酒桌上,同事調侃,底線守的最好。我都會不加任何解釋的淡淡笑之。人生很長也很短。我的人生不只是工作事業。還有我的家人。工作只不過是為了賺錢生活的營生,此處不行還有他處。而家人,這一世的情緣恩情,不知道是幾世修來的,短短的幾十年,那夠呢,需我全心全意的珍惜。雖然工作和家都要兼顧,但是往往會情非得已,顧此失彼。所以我寧愿選擇一份稍微清閑的工作,多些時間和家人在一起。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