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了解三字經背后的小故事能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三字經的內容。這里勵志人生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四篇幼兒三字經經典故事,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原文】
曰士農 曰工商 此四民 國之良 曰仁義 禮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注釋】
士:讀書人,特別是知識分子。
民:人民。
良:比如棟梁、基礎。
義:事之宜
禮:天理的節文、人事的儀則。
只智:對世間事理的認識與了解。
信:誠實無欺。
常:恒常不變的法則。
不容紊:不可以紊亂、疏忽。
【語譯】
談到讀書人、農民、工人和商人這四種人,都是國家所不可缺少的棟梁
仁、義、禮智、信五種恒常不變的法則,則是要做人做事的標準,絕對不可以紊亂、輕忽。
【故事】
古代的社會,把人民的職業分成四等,到了今天,已經有所謂的“三百六十行”,不管從事哪一行,只要努力工作,行行都可以出狀元。
在許多的行業中,以農業和中國的關系最密切。
據說,漢朝時有個叫孟嘗的太守初調到合浦時,發現那里的人們不懂得耕田。只能拿珍貴的珠寶和鄰國交換米糧,一旦珠寶用完了,只好活活餓死了。 孟嘗一到任,便開始教人民耕種的技術,于是合浦漸漸的富足繁榮起來。
人民的飲食問題解決后,“五常”的德行,應該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春秋時代有個孫叔敖,為了不讓別人見到兩頭蛇而喪命,便將蛇打死,埋了起來。
東漢時有個荀巨伯,為了照顧生病的朋友,寧可讓強盜殺了,也不愿意留下朋友自己逃命。
他們的故事,正是實踐五常的最好例子。
篇二:
【原文】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陸 有魚蟲 有鳥獸 此動物 能飛走
【注釋】
地:土地、土壤,或泛指地表。
生:繁衍、生長。
草木:花草和樹木。
植物:與動物相對,為百谷草木的總稱。
遍:分布,到處都有。
飛走:飛行或行走。
【語譯】
地面上除了人類以外之外,還生長著許許多多的花草和樹木,我們把他們總稱為植物,這些植物在水里和陸地上都有分布。
另外,地面上還有很多昆蟲、魚類、鳥類和獸類,我們把他們總稱為動物,這些動物有的能在天空飛翔,有的能在地上行走。
【故事】
大約在兩千年前,中國已有了許多關于花草樹木、蟲魚鳥類的奇妙神話。
《山海經》是一本專門記載古代地理的書。書上說,有座招搖山,山上長了一種叫“祝余”的草,形狀有點象韭菜,吃了以后,就象吃了米飯一樣,可以有很飽的感覺。
另外還有一種樹,在樹干的地方,有一圈圈黑色的紋理,這紋理有個奇怪的名字,叫“迷谷”,如果把迷谷帶在身上,就可以躲避妖魔鬼怪。
有個傳奇而又有趣的國家“黑齒國”,住在這里的人民都長著一口黑牙。在黑齒國的一個山谷里,有棵扶桑樹,傳說當時天上的十個太陽都會到這里來沐浴,十分有趣。
這些多彩多姿又有趣的故事,雖然是編造出來的神話,但同時也表達了人類對這個世界所抱持的濃厚情感呢!
篇三:
【原文】
稻糧菽 麥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馬牛羊 雞犬豕 此六畜 人所飼
【注釋】
梁:比粟還要大一些的糧食,可以釀酒。
菽:豆類的總稱。
麥:北方人主要的糧食,有大麥、小麥、燕麥等。
稷:很象高粱的小米。
黍:黃米。
六谷:即稻,梁、菽、麥、黍,稷等六種糧食。
豕:豬。
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豬六種動物。
【語譯】
六谷是人類用來維持生命、促進健康的主要糧食。什么是六谷呢?就是稻米、高粱、豆類、麥類、黃米和小米等六種農作物。
還有六畜是飼養來擠乳、生蛋和供人觀賞用的,什么是六畜呢?就是馬、牛、羊、雞、狗和豬等六種牲畜。他們本來都生長野外,后來才被人飼養在家中。
【故事】
中國的老祖先們,先學會了畜牧后,才開始播種耕作。
在尚未動的畜牧前,只能拿著木棒、網子到深山里捕捉野獸;當他們發現一時宰殺不完的野獸,可以關在柵欄內飼養后,大家便把捕捉來的野生動物關了起來,等到需要時,再捉來宰殺,這也就是畜牧的起源。
以前有著利爪的動物,像牛、馬、羊……等,由于被人飼養而不能再隨意亂跑,因此那些利爪便慢慢退化了。
人懂得利用畜牧來供應自己的食物后,又在偶然間,發現牛羊喜歡吃某種谷子,便撒了一些在柵欄四周,沒想到,第二年這些谷子竟由一棵棵小幼苗,長成了結滿谷子的植物,就這樣,人類學會了耕種。
不過,并非種植物結的果都適合人類食用,在眾多野生的植物中,稻子、小米、麥子、黃米、高粱等谷類,對我們來說尤其重要,這就是人類不可缺少的主糧“六谷”
篇四:
【原文】
曰喜怒 曰哀懼 愛惡欲 七情具 青赤黃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識
【注釋】
喜:愉快、高興。
怒:憤怒、不快。
哀:悲傷、哀愁。
懼:害怕,恐懼。
欲:思慕、貪求。
具:具有、具備。
赤:就是紅色。
識:分辨、識別。
【語譯】
每一個人都具有一些相當奇妙的感覺,有內心很愉快的喜;有很生氣的怒;有很悲傷的哀;有很還怕的懼有很喜歡的愛;有很討厭的惡;有內心貪婪的欲。這喜、怒、哀、懼、愛、惡和欲,我們稱之為七情,七情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情感。
我國古代還有所謂的五色,這五色是古人所說的正統的顏色,包括青色、紅色、黃色、黑色及白色。我們的眼睛能夠很容易的把這五種顏色分辨出來。
【故事】
七種情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如果刻意的去掩飾,反而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困擾,以下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說明。
在隋朝的長安城,有個叫杜子春的年輕人,由于生活奢侈,因此父母留給他的積蓄,很快被他花光了,后來,他只好到街上去乞討。
有一天,當杜子春到街上乞討時,遇到了一位道士,道士見他頗有慧根,就把他帶回山上。道士對杜子春說:
“我決定將你改頭換面,從今以后,你不能有任何的感情,一旦通過考驗,你就能修成正果和我一樣做道士了。”說完,便讓杜子春下山去。
杜子春牢牢記住道士的話,他不開口說話也不笑,許多認識他的人和他打招呼,他也不理不睬,真的做到了道士所交待的話。
這時,杜子春不覺有點得意,就在這一瞬間道士出現了,他很生氣杜子春如此沉不住氣,于是杜子春又恢復乞討的生活方式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