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相信奇跡的人,才能創(chuàng)造奇跡。
在埃及著名的塞貝多沙漠里,在方圓150平方千米的不毛之地中,在終年酷熱無雨的一片漠漠灰沙間,一株繁茂大樹巍然屹立特別引人注目,這棵阿拉伯語叫作巴旦杏的樹,樹高不過一丈,樹干可容兩人合抱,據(jù)說樹齡已經(jīng)有1600多年了。
公元346年以前,一個名叫小約哈尼的青年決心皈依伊斯蘭教。為了考驗他的決心,一位叫阿帕·阿毛的圣者把一桿巴旦杏樹枝制成的手杖插在塞貝多沙漠里,他對小約哈尼說:“你要一直澆水,直到這樹扎下根,結(jié)了果為止。”
巴旦杏樹生命力極強(qiáng),隨處都能扦插成活,但沙漠中最缺的就是水。圣者插下手杖的地點(diǎn),離最近的水井也有一天路程。井里的水簡直是涓滴細(xì)流,想把水缸裝滿水,則需要整整一夜的時間。
這是一件艱苦卓絕的工作!成功的概率近乎不可能,然而,小約哈尼沒有放棄。他不分晝夜地挑水,連續(xù)三年從未間斷,以超越想像的毅力堅持不懈——只要敢停頓一天,那棵樹立即就會被烈日的毒焰燒死,所做的一切都會前功盡棄。
所有堅忍不拔的努力都會把不可能變成現(xiàn)實(shí)。在汗水與井水的澆灌下,巴旦杏手杖扎下根、抽出芽、綻開葉、開了花,最后還結(jié)了果。
小約哈尼種巴旦杏樹的奇跡,代代相傳、延續(xù)不絕。直到今天,附近寺院里的繼承者們,仍和小約哈尼一樣,矢志不移地為那棵古老的樹運(yùn)水、澆灌!
有人作過一次嘗試,粗略地計算養(yǎng)護(hù)這棵樹的成本:漫長的歲月里一共耗費(fèi)了50萬個人工,如果將這50萬個人工折算成工資,再加上放棄休息的夜間加班,將是一筆無法估計的巨大財產(chǎn)。時間是衡量成功概率的一種尺度,如果你能很好地利用,把它拓寬加長,它就會為你創(chuàng)造奇跡。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