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 不要放棄你的愛
一個印度人看見一只蝎子掉進水中團團轉,他當即就決定幫它。他伸出他的手指去捉它,想把它撈上岸來。可就在他的手指剛夠到蝎子的時候,蝎子卻猛地蜇了他一下。
但這個人還是想救它。他再次伸出手去試圖把蝎子撈出水面,但與此同時,蝎子再次蜇了他。
旁邊一個人說:“它老這么蜇你,你還救它干什么!”
這個印度人說:“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愛是我的天性。我怎能因為蝎子蜇人的天性而放棄我愛的天性呢?”
【大道理】
不放棄愛,不放棄美德,哪怕你正在為此遭受折磨。暢銷書《似是而非》一書中說得好:人們的確需要幫助,但當你真誠地幫助他們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攻擊你——但還是要幫助他人。
故事2 一張紙條
有個游客在沙漠里迷失了方向,饑渴難忍,瀕臨死亡。可他仍然拖著沉重的腳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終于找到了一間廢棄的小屋。在屋前,他發現了一個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無。正在氣惱間,他忽然發現旁邊有一個水壺,壺口被木塞塞住,壺上有一個紙條,上面寫著:“你要先把這壺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壺裝滿。”他小心翼翼地打開水壺塞,里面果然有一壺水。
這個人面臨著艱難的選擇,是不是該按紙條上所說的,把這壺水倒進吸水器里?如果倒進去之后吸水器不出水,豈不白白浪費了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這壺水喝下去就會保住自己的生命……
他思索著,最后決心按照紙條上說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
他痛痛快快地喝了個夠!休息了一會兒,他把水壺裝滿水,塞上壺塞,在紙條上加了幾句話:“請相信我,紙條上的話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嘗到甘美的泉水。”
【大道理】
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嘗到甘美的泉水。成功有時需要的只是勇氣,當面臨艱難抉擇的時候,給予便是一種勇氣。雖然不是每次給予都有回報,但只有給予之后才會有回報,才能嘗到甘美的泉水。
故事3 生命的最后三天
很久以前,在一橫渡大洋的船上,一位父親帶著六歲的兒子去美國和妻子會合。
一天,當男人在艙里用水果刀削蘋果給兒子吃時,船突然劇烈搖晃,為了保護兒子,男人摔倒在地,手里的刀子不小心插進了他的胸部。男人慢慢地站起來,在兒子不注意之時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鋒上的血。
以后的三天,男人照常照顧兒子,帶他吹海風,看蔚藍的大海。仿佛一切如常,但兒子尚不能注意到父親每一分鐘都比上一分鐘更衰弱,他看向海平線的目光是如此的憂傷。
抵達的前夜,男人來到兒子的旁邊,對兒子說:“明天見到媽媽的時候,告訴她,我愛她。”說完,在兒子的額上深深地留下一個吻。
船到美國了,兒子在人潮中認出了媽媽,大喊:“媽媽!媽媽!”就在此時,男人已經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噴。
尸解的結果讓所有人驚呆了:那把刀無比精確地插進了他的心臟,他卻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發覺。唯一可能的解釋是因為創口太小了,使得被切斷的心依原樣貼在一起,維持了三天的供血。
【感悟】
在刀無比精確地插進了心臟之后,一個人的生命竟然還延續了三天。這是醫學上罕見的奇跡。如果給這個奇跡起一個名字的話,那它應當之無愧地叫做“愛”。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