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 狼沒有白蹄
母山羊為使自己多產(chǎn)奶來喂養(yǎng)小山羊,要外出到遠處吃鮮嫩的青草。它在走前把門鎖好,一再叮囑小山羊說:“為了你的安全,要十分小心,沒有聽到‘狼和它的同伴見鬼去吧’這個暗號,可千萬不要開門!”
就在這時,有只狼恰好打門外路過,聽到了這句暗語,記在了心中。母山羊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貪婪的家伙,逐漸走遠。狼眼瞅著母山羊走了,就趕緊學(xué)著母山羊溫柔善良的聲調(diào)喊:“狼和它的同伴見鬼去吧!”它以為這樣一來,自己就能騙過小山羊為它開門。小心的小山羊透過門縫往外看,并說:“把白蹄子伸出來給我瞧瞧,不然我是不會開門的。”白蹄子可是個關(guān)鍵問題,要知道,狼是沒有白蹄子的。狼不得已只得餓著肚皮、夾著尾巴灰溜溜地跑了。
【感悟】
我們隨時要有危機感、緊迫感,保持一顆戒心,并對自己的敵人有全面的了解。
故事2 防范兩面人
一只狐貍被獵人追趕,走投無路時看到了一個樵夫,于是跑去向樵夫求救,樵夫讓它躲在自己的小茅屋里。
不久獵人追到,問樵夫有沒有看到一只狐貍經(jīng)過。樵夫口頭上說沒有看到,卻在暗地里用手指向狐貍躲藏的地方。
獵人急著繼續(xù)追趕狐貍,沒有看到樵夫的手勢就離開了。狐貍看到獵人走了趕快跑出來,沒有向樵夫道謝就要轉(zhuǎn)身離開。樵夫責備它忘恩負義,狐貍回答說:“如果你表里如一,我就會向你道謝了。”
【感悟】
做人應(yīng)該學(xué)會善待別人,誠心地與人交往,那么當你遇到困境、尋求幫助的時候,就會得到應(yīng)有的回報。
故事3 兩把刀的對話
一把刀見另一把刀在石上磨著,便嘲諷道:“你真傻,越磨不是越薄嗎?越薄在世上存在的日子不是越少嗎?你看我從來不愿磨,在世的日子自然比你長得多。”
被稱作傻瓜的刀聽后鄙視地回答道:“你不愿意磨,自然就發(fā)揮不了作用。沒用的東西在世上存在的時間再長也等于零。”
【感悟】
人活在世界上,要對社會作出貢獻才能體現(xiàn)其價值。所以對我們每個人來講,要不斷地磨煉自己,發(fā)揮自己的光和熱。
故事4 扁鵲施換心術(shù)
魯國的公扈和趙國的齊嬰兩人都生病了,一道去請神醫(yī)扁鵲為其診治。在扁鵲的精心調(diào)理之下,他倆的病沒用多少時間就痊愈了??墒?,扁鵲卻對公扈和齊嬰說:“你們倆以往所求治的病,都是病邪從體外侵入到體內(nèi)的五臟六腑所致,因此只需用藥物和針灸治療便能解決問題。但是這幾天我發(fā)現(xiàn)你們身上還潛伏著一種病,那是從娘胎里帶出來的,并隨同你們身體的發(fā)育而一道生長的。這種病很危險,我愿意再給你們治一下,怎么樣?”
公扈和齊嬰回答道:“我們想聽聽這種病有些什么癥狀,然后再做決定。”
于是,扁鵲先對公扈說:“你有遠大的抱負,又善于思考問題,遇事能有很多的辦法,但遺憾的是氣質(zhì)較為柔弱,在關(guān)鍵時刻往往優(yōu)柔寡斷,不能當機立斷而坐失良機?”接著,他又轉(zhuǎn)向齊嬰:“那么你呢?則正好與公扈相反。你對未來缺乏長遠的打算,思想比較單純,然而氣質(zhì)卻很剛強,為人處世少用心計,喜歡獨斷專行。”最后,扁鵲對他倆說:“現(xiàn)在如果讓我將你們的心來個互換,你們就都可以變得完美無缺了。”
公扈和齊嬰聽了扁鵲的分析之后,都欣然接受換心手術(shù)。于是,扁鵲讓他們二人分別喝下一種麻醉藥酒,致使昏迷三天不醒。在這其間,扁鵲便將二人的胸腔打開,取出心來,交換安放。手術(shù)結(jié)束之后,又在傷口處敷上神藥,等他們蘇醒過來后,仍如術(shù)前一樣健康強壯,但言行舉止間,公扈比原來多了一分果敢英氣,而齊嬰則多了幾絲柔和謙恭。他們一同辭謝了扁鵲之后,就各自回國了。果然,他們以后都成就了一番大事業(yè)。
【感悟】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一個人只要善于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就會不斷趨于完美。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