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時,御廚世家出身的他,便跟著飯店掌勺師傅后面打下手,負責擇菜、洗菜和切菜。
打了整整3年的下手,有一天,掌勺的師傅突然感冒了,咳嗽得厲害,不能再站在鍋臺前炒菜了。但偏偏這時飯店里的客人又多,都在等著菜吃,急得飯店經理和師傅團團轉。見此情形,他對經理和師傅說,讓我來試試吧,師傅很是驚訝,因為他從沒教給他怎么炒菜,也從未看見過他炒菜,能行嗎?
死馬當活馬醫吧,經理表示同意,于是師傅便讓他炒了。沒想到,他炒出來的菜居然一點都不比師傅的差。師傅更加迷惑了,問他從哪學來的廚藝?他說,師傅呀,雖然你沒有手把手教過我,但是我天天就在你身邊打下手,整整觀察了你炒了三年的菜,早已記下了你日常炒菜的方法火候和放佐料的先后順序了,還能炒不好嗎?
經理和師傅聽后都大為感動,這之后便把他調去掌勺了,幾個月后,他便代表自己所在的酒店參加了當年的北京市廚師烹飪大賽,并且一舉奪得金獎。
就在他順風順水,每個月都有著不菲的收入,外界都以為他會在飯店里一直掌勺下去的時候,他卻在心里暗下了一個決定,那就是40歲后一定不再炒菜,理由很簡單,他不想像師傅那樣一輩子都站在煙熏火燎的灶臺前,僅僅只是個廚師!
他果真是想到做到,幾年后,他便在眾人的一片詫異聲中,辭了職。然后在北京的平安街上開了一家叫“二友聚”的小飯店,雖然飯店很小,只有四張桌子,可每個月的收入都在一萬元,在人人都不是很富裕的上個世紀90年代,月月都是“萬元戶”,讓他感覺非常高興和自豪。
可是,很快他就發現一個問題,那便是他每培養出來一個徒弟不久后,他們就會以各種理由作為借口離開“二友聚”,跳槽到薪水更高的飯店去干,徒弟一走,他便又要不得不重新去招新徒弟,然后又手把手的教,可一旦教會又會走掉,如此反復。
教會了徒弟,累死了師傅。他痛徹心扉又無可奈何地認識到,如果一個飯店太仰仗于幾名大廚了,那么注定永遠無法做大做強,因為這些大廚不但要的報酬高,而且說走就走,得罪不起。這也是中式飯店為什么不能如肯德基、麥當勞那樣做成連鎖,形成規模效益的原因所在。
于是,如何開一家沒有廚師、根本不受大廚限制的餐廳,成為他決心要解決的問題,他要將中餐像西式快餐一樣實現標準化。
這時,他想到自己的出身,從家里翻出了一本老祖宗留下的宮廷菜譜,有一種宮廷菜肴便進入了他的視野——這種菜只需要事先配好祖傳的秘方,然后再將秘方和食材一起放到電磁鍋里加熱燜上十幾分鐘,便可吃了。而且其味道遠勝過傳統的炸或燒,不僅入口嫩滑,而且外形整齊,色澤好看。更讓他高興的是,無論讓誰來做,在什么地方做,只要按照制定好的標準比例放人食材和配料秘方,人人做出來的味道都是完全一樣,也就是說這種菜肴易于標準化復制!
直覺告訴他,這就是他所想要的,果然,這種燜出來的菜一經推出后,便大受歡迎,每天都是食客盈門!如今,他在全國已經發展了200多家連鎖店,被業界譽為中式“肯德基”!
這家飯店的名字就叫“黃記煌三汁燜鍋”——將配料和食材放在顧客面前的餐桌上燜,之后便能揭鍋食用,透明衛生、健康味美。他就是黃記煌三汁燜鍋的掌門人,黃耕!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