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清明節(別稱:踏青節,英文名:Tomb-Sweeping Day)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交節時間在公歷4月5日前后。
國人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因此在清明時節逐漸形成春祭的傳統。每年一到清明節,很多地方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來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斗英雄。民間有踏青郊游、掃墓祭祖等風俗。
1、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唐代〕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別離 一作:離別)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2、清明 王禹偁 〔宋代〕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3、清明日貍渡道中 范成大 〔宋代〕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
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墦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
4、寒食 韓翃 〔唐代〕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5、清明 杜牧 〔唐代〕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6、寒食上冢 楊萬里 〔宋代〕
逕直夫何細!橋??擅夥觯?/p>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7、清明夜 白居易 〔唐代〕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