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公眾號:Spenser
1
前兩天高考一結束,老家的鄰居梁叔就給我打來電話,聊了很久。
他說兒子這次發揮一般般,估計二本水平。小家伙對自己的期望是一本,很不滿意,一個人悶在家里,一家人都很焦慮,等著成績,不知道出路怎么辦。
梁叔的兒子浩浩,從小跟我住一個小區,我經常輔導他的功課,也一起打球玩兒。有次他當一個義演活動的主持人,我去捧場。講真,他談吐風趣幽默、臺風穩重大方,讓我看到他的綜合素質確實很不錯。當時我爸還跟梁叔開玩笑說,你可以下崗了,兒子比你厲害!
我跟浩浩電話講到深夜,他喜歡的球星、喜歡的女孩子、還有他將來想做的事。我問他,你將來想做什么?
他說,我也不知道,挺困惑迷茫的。只知道我不甘心因為高考成績被困住,不想去我不滿意的學校。我想去到名校念書,發揮我的能力,以后找到好工作,過更好的生活。
浩浩的迷茫,和想有更大更好平臺的愿望,應該是很多高考孩子和家長共同的心情。
我和浩浩說,給你說幾個人,你猜他們有什么共同點。
鄧文迪,奧巴馬,梁振英。
他一臉茫然……共同點就是,都是成功人士……
我又問到,那你覺得鄧文迪的成功始于和默多克的婚姻,還是始于從耶魯畢業?奧巴馬的成功始于08年獲選美國總統,還是獲得哈佛法律博士?那么梁振英呢,是名校畢業創立個人測量師行,還是成為香港特首?
浩浩不說話,我不知道他是驚訝于我把這些大人物扯到一起去講,還是他心中默默思考著自己的前途。
我說你肯定想不到,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
這些人的共通之處,除了“成功”這個標簽,還有“升學路”。
如果說名校畢業,是他們走向成功的開始;那么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們并不是一開始就能讀到名校,而是通過一個橋梁,升到名校,然后一路開掛。
這個橋梁,就是副學位。
2
我們S教育團隊前段時間一直在進行市場調研,發現“副學位”這個升學橋梁對內地大部分家長和孩子來說,還挺陌生。
遇到很多家長咨詢,都會問,去香港讀本科,都是各省高考佼佼者在競爭,我們孩子成績不突出,就是一本末,或者二本的成績,怎么也能去呢?
其實,在香港高校,除了大家熟知的直接念本科,副學士作為另外一個體系,能讓孩子在背景一般的情況下,享受香港名校和海外學校的大學教育。
副學位(Associate's Degree)是一種源自北美的學位等級,學生完成2年的課程后,可以銜接香港、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等大學的本科課程。
我們的香港2+2留學項目,2年副學位加2年本科課程,最終幫助孩子拿到和直接入讀本科完全一樣的畢業證書。
剛好前兩天出了最新QS“2018世界大學排行榜”,在世界排名上,香港大學26位,香港科技大學30位,香港中文大學46位,香港城市大學49位,香港理工大學排名世界第95位。香港超越倫敦,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5所世界百強高校的城市。加上香港的國際金融,物流中心地位,對留學生寬松的工作,移民政策,
我們相信,通過副學位到香港留學,會成為越來越多內地孩子的升學選擇。
我們一個學生,高考文科二本線,英語100分,到香港大學念副學士,兩年后升學到香港理工大學的本科,又到香港城市大學讀新媒體的研究生,找工作順利留在香港。
有位同事,經常說起在 2016 年暑假參加香港城市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萬人計劃”活動中認識的R同學, 她副學士就讀于香港城市大學,后來成功申請到香港城市大學的本科, 今年更是要去劍橋讀研,感覺人生快要走上巔峰了。
這兩個孩子都有共同的感悟:當時做的來香港念副學位的決定,改變了人生,甚至可以說,改變了命運。
3
我們教育團隊一直覺得蠻可惜,副學位這么好的升讀名校本科的方式,在北美和香港已經非常成熟,但在內地卻沒有幫到更多的孩子,所以一直在不遺余力地介紹給更多人,也有機會和國內很多教育行業人士交流探討。
其中一位在高考升學指導領域有十幾年經驗的前輩,在了解項目后,覺得很棒,他建議我們重點推薦給成績不那么拔尖兒,又有追求夢想,不甘心普通,家里經濟條件能支持孩子留學海外的人群。
“就像一根杠桿,找準支點,撬動孩子人生更大的發展。”
我們對前輩的建議非常感動,也決定用這個杠桿概念,來詳細說明我們香港留學2+2項目整個想法,流程和服務。
1 - 選擇一個支點。確定好支點是孩子撬動人生最為重要的第一步。
2 - 找到一根杠桿。杠桿是條件,是可以使用的資源。資源越優質,意味著杠桿越長,撬動人生的可能性越大,越省力。求學過程選擇副學士項目步入大學,然后逐階遞增,通往名校。
如果孩子高考達二本線、150分的英語卷可達90分;或者達三本線、150分英語卷可達75分的考生;或者是雅思達5.5分的國際生,都可以申請香港名校的副學士項目。
如果孩子高考達三本線、150分的英語卷達60分,也可以申請香港普通院校的副學士項目來完成逆襲。
如果孩子正讀大一,對自己的學校不太滿意,也可以加上香港副學士的杠桿,重新定義求學路。
副學士之后,升讀香港名校本科、或者海外本科、或者內地部分本科院校,完成學業后繼續深造或留港工作,這樣的杠桿堪稱完美。
3 - 動力沖破阻力。有了堅定的支點、優勢的杠桿,還需要用足力氣、用對力氣。當稚氣未脫的孩子面對高考、工作這些人生轉折點,會感到彷徨、焦慮,不知自己如何用力,不知二本或者三本成績的自己,如何選擇才能在畢業后與985、211的學生競爭。
為了把最優質的香港教育資源帶給內地學生和家長,我們S教育團隊,經過多方考察與籌備,成立了自己的教育品牌—夢享家國際教育,為孩子們提供香港留學一站式全方位指導和服務。
在申請階段,我們會把孩子的興趣愛好、成長經歷與行業趨勢、專業發展前景結合,一對一量身規劃適合的副學位香港院校和專業,提供面試筆試輔導,讓孩子成長進步的方向更加清晰;
拿到offer后,我們會為孩子赴港讀書做好一站式的妥帖安置,家長不需要為住宿、醫療、交通這些瑣碎的事情擔憂,幫孩子順利適應香港生活,安心學習;
在香港讀書過程中,孩子們會在周末參加我們提供的專業選課指導、學習輔導,粵語、英語、時間管理、演講能力等課程,學長姐還會分享交流他們的學習經驗,讓孩子學習能力得到根本提升,順利升入本科;
我們還為孩子將來留港工作做足準備,除了修改簡歷、求職面試筆試培訓以外,更提供優質豐富的行業內部實習機會,讓孩子從校園到社會都始終從容自信;
此外,我們還有很多特色資源:比如紅酒鑒賞WSET證書、IPSC槍械技巧證書、攀巖證書等興趣能力課程,發掘孩子從未接觸過的興趣領域,讓孩子在港生活學習的每一天都充實、有趣、與眾不同。
我們旨在幫助孩子用香港副學士留學,撬動新的人生可能。
當孩子參與我們專業的學習輔導課程,我們會100%跟蹤學習進度,督促輔導,為學習情況全方位負責,確保孩子2年副學位課程結束后,100%獲得本科錄取;
我們的愿景是,用4年時間,讓原本只能在國內讀二三本院校的孩子,在我們的全方位幫助下,從香港或海外高校本科畢業,順利找到好工作,實現人生逆轉。
4
高考結束,代表孩子人生新的開始;很多孩子的人生,也確實會被高考改變。
在80,90年代,高考是大多數人改變命運的唯一方式,大學生國家包分配,名牌大學畢業生更是吃香得不行。
但如今,在這個升學資源和路徑極大豐富的時代,已經不再是“一考定終身”的局面。
我們接觸到越來越多有經濟實力,視野開闊的家長,開始更多考慮送孩子留學,讓孩子在西方教育系統接受更為本質、為發展的教育。
培養更強的溝通交流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跨學科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審美和藝術能力、創新能力。
教育和學習,不是灌輸知識這么簡單;能力比知識重要。
這些能力,才是孩子未來人生更需要的東西。
可能有些家長還在猶豫,糾結到底應該為孩子選擇怎樣的升學路;或者直接陷入了焦躁擔心的情緒,無法客觀理智思考。
我們的建議是,離支點越近,你的能動性會越高,就會有更大的可能性去實現,如果意識淡薄,分析不清狀況,離好的支點會越來越遠。
分析家庭和孩子的情況,找到一個可以利用的杠桿,可用資源越多,杠桿越長,越容易達到目標。在國內高考的框架內,家長們可以利用的資源特別局限。如果放寬眼界,把眼光放到香港和海外,我們相信,你不會再局限于高考分數線這個分水嶺。
最后,我們希望對正在苦苦等待,擔心焦慮高考成績的孩子和家長說,
“人類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兩個詞里面——等待與希望”
就算高考給出一副普通牌,那又怎樣。只要牌在自己手里,你有權力選擇下一步怎么打。選擇對了,照樣打得漂亮,打出新的希望。
明智的家長,不會只在高考后焦慮等待。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