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高考恢復都已經走過40個春秋了。現在很多互聯網圈大家熟知的朋友,都曾是高考大軍中的一員,當然也包括我自己。
記得中學時代,我不算是學霸,但肯定是班里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幾個人之一。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屬于考試型的選手,每次考試前沒怎么復習,成績也都不錯。
我參加高考是在1995年,中國剛剛接入國際互聯網才1年時間,但那時候的我已經對計算機的興趣很高了。
所以當年高考結束后,在填報志愿時,我的第一志愿是上海一所高校的計算機系,遺憾的是,最終差了1分,沒能如愿。
最終,我被位于青島的中國海洋大學化學系錄取。但說實話,我對計算機的興趣要遠遠大于化學。記得剛上大一時,還一度覺得自己可以上更好的學校,甚至想過退學重考,但最后還是覺得算了,就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自己的第二專業——計算機上。所以在1999年畢業時,我拿到了計算機應用及化學的雙學位。
我覺得高考最大的意義,是在于能夠通過這道門檻,走進大學,讓我們得以去認知更大的世界,去體驗更豐富的人生。
在大學的圖書館里,還可以博覽群書,我認為這是和世界保持聯系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也正是在此過程中,我們對互聯網逐漸有了了解,熟悉了楊致遠、張朝陽等人的故事,可以說,中國第一代互聯網創業者是所有互聯網創業者的偶像。
1997年,在買了第一臺電腦后,那時候我已經有種下意識的期待,覺得自己未來也會投身于此。
1999年畢業的時候,互聯網的第一次泡沫剛剛破滅,整個行業在緩慢崛起。那時候始終覺得,互聯網會改變很多東西。所以這么多年過去后,現在回頭來看,即便是當初沒有經歷高考,我想自己也會走上互聯網創業之路,只是時間的問題。
都說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但我并不完全認同。
對于有理想、有才華的年輕人來說,高考只是對自己過去所學知識掌握水平的一次檢驗,它是打開世界的一扇窗,而不是決定人生方向的獨木橋。
還是要祝福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朋友們,考試順利,去迎接嶄新的未來,和嶄新的自己!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