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需要規劃,但不需要計劃,特別是訴諸文字的詳細條目,更是大可不必。為什么高三需要規劃?因為人生是一個矢量,只能向前不能倒退,這就需要仔細規劃,為自己立下前進的方向。為什么不需要計劃?因為計劃跟不上變化。所謂“計劃”,往往訴諸文字且過于具體,而時空常常發生變化,它會及時地干擾你已經制定的詳細計劃,那么計劃就變成一紙空文而毫無價值。
每位已升入高三的同學要給自己制定一份實用的規劃,而不是詳細的計劃。筆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和一些同學的有用做法,提出一些建議和準則。
一、堅定志向:立志。
何謂立志?堅毅之心之謂也。韓愈曾自我勉勵:“彼能是,吾乃不能是?”別人能辦到的,難道我就做不到?在高三這個關鍵時期,確立志向比你之前任何時期都顯得重要,說得通俗點,十二年的拼搏與希冀為了什么?不正是為了在高三掌控命運么!
二、心靜少動:寧靜。
屁股生油的學生,想在高三取得好成績等于癡人說夢。今年浙江省文科高考狀元王子君總結經驗時說:“晚自修從晚上六點到九點,這三小時的‘冷板凳’很重要,它可以讓我們整理一天學習的知識,及時查漏補缺。”身不定則心不靜,高三不運動不行,多運動也不可。例如每周只能進行一次如籃球這樣的大活動,其余只能做一些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
三、確定目標:具體。
目標定得太高太低都不行,“跳起來,夠得著”是最理想的狀態。比如根據自身實力,大致確定每次考試應在班上、年級排第幾名左右。當完成一個個小目標后,自信心和實力也就水到渠成地積累了,可以去追逐下一個目標。切記,無論別人考第一還是倒數第一,都與你無關。你的目標,永遠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定;你的比較對象,永遠是過去的自己。
四、平衡心態:坦然。
高考競爭異常激烈,加之高三作業、考試數不勝數,容易讓人滋生消極情緒。當有一天你覺得自己“心理有問題”時,別大驚小怪,說不定未來的高考狀元此時此刻也同樣苦惱呢!壓力大的時候,不妨通過運動、音樂、適當飲食等來減壓,讓自己輕松起來。
五、拒絕戀愛:專注。
戀愛無論多浪漫美麗,說穿了,其本質也不過是一場發生在體內的化學變化。戀愛對學生最大的傷害是“分心”。因為客觀條件限制,加上自制力不強,在高中談戀愛得比在大學付出更多代價。人的精力本來有限,分了一部分在戀愛上,用在學習上的自然就少。所謂成功者,是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所謂失敗者,是在合適的時間做不合適的事之謂也,筆者以為高三談戀愛就是后者——即便不影響學習,可高中戀愛99%都是“無花果”,何必要去開始一場飄渺的感情?
在月考、模擬考中沖在最前面的同學,高考不一定能如愿以償,而那些成績中上水平者,卻往往成為“黑馬”。成為“黑馬”靠的不是剎那的運氣,而是靠堅持不懈和臥薪嘗膽。知識積累必須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別奢望一步登天,更不能淺嘗輒止,一旦放棄,你的高三就提前結束了。
七、以本為本:減負。
這里的“本”有三重含義,一是課本,尤其文科考生,最好把課本看到幾乎能背出來的程度,絕不能只做試卷而忽略課本;二是考綱(有的省份稱之考試說明),必須細看,無論是命題者、教研員還是老師,全是以它為綱;三是近三年的全真試卷。能把這三點做細做透了,試卷少做一點也無妨。
八、用心校正:聰明。
聰慧的學生,非常看重考后的校正,用心總結,徹頭徹尾弄懂一份試卷。另外,你一定要有一些糾錯本。每次考完就做糾錯筆記,一年下來會有很多積累。高考前看看這些糾錯本,會很有成就感,能讓無形的壓力變為一種有力的鼓勵。
九、探尋規律:明理。
明理即找到學習規律。如果不能明理,學習效率就會大受限制。如何才能明理?很遺憾,沒有一套固定的方法,唯有多問、多思。多問,打破沙鍋問到底,“死死糾纏”老師。多思,理解解題步驟和規律,如為什么能從A步驟推到B步驟?期間的思維過程是怎樣的?做題多并不值得稱道,能弄清楚題目才是本事,后者比前者更耗費腦力,也因此不受學生“歡迎”。可一旦明理,你就很受分數歡迎了。
規劃可以立出很多條,但筆者為何只列九條?因為中國人看重“九”這個大陽數,九九歸一,萬法成一,一切條例都由以上九條細分而來,萬變不離其宗。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