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從心理學(xué)角度就人采取行動進行說明。行動由“思考”、“行為”、“感情”、“生理反應(yīng)”四個方面組成。用車來舉例講,前輪為“思考、行為”,后輪則為“感情、生理反應(yīng)”。進而,車的引擎為“基本欲望”,方向盤則表示為“愿望”。
機動車的行駛可通過發(fā)動引擎、制動離合器、踩踏油門、轉(zhuǎn)動方向盤等一系列操作自由自在地運行。人是根據(jù)基本欲望、被“想要這樣”這種愿望驅(qū)使而行動的。愿望(目標(biāo))越是清楚,朝那個方向運行的速度就越是快。這就是行動。
車子一旦開動起來,途中時時要轉(zhuǎn)動方向盤以便拐彎。拐彎時,與方向盤一起動的是前輪的“行為”和“思考”,后輪則配合著前輪、跟著前輪動。但是,不定是什么理由方向盤打錯了,剎車又沒有跟上,出現(xiàn)駕駛錯誤時,后輪也同樣會受到?jīng)_擊。
能夠控制的是“行為”和“思考”
也就是說:相當(dāng)于前輪的“行為”和“思考”,在愿望的基礎(chǔ)上可以自己控制。但是相當(dāng)于后輪的“感情”和“生理反應(yīng)”是自己本身很難控制的。
從這個例子可以理解:如果將可以自己控制的“思考”和“行為”控制在好的方向,也可以有效地改變人生。因為前后輪的動作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為此,首先要完全啟動“引擎=基本欲望”,這是最大前提。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