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不見人,但聞雞鳴聲。在儀隴縣柴井鄉趙家壩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小瓊的土雞養殖場里,成群結隊的土雞在山里引吭高歌,成了村里一道獨特風景線。12月13日,記者來到王小瓊土雞養殖場,探訪了她的“致富經”。
走近王小瓊家,就看見宰殺好的十幾只雞平鋪在木板上,養殖戶王小瓊正在整理剛剛宰殺好的土雞。王小瓊告訴記者,她養的雞不僅有合作社聯系銷售,還在網上售賣,也可現場點殺、電話預定等。在遇到酒席預定用雞時,早上五點多就得起床殺雞,然后送到指定地點。
今年28歲的王小瓊是家中長女。由于家中年邁的父母身患重病,唯一的妹妹又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礙。早早出嫁的她,又不得不回到娘家照顧父母及妹妹,同時自己還得哺養三個年幼的孩子。家庭的重擔全壓在這個28歲的姑娘身上。她說她發展養殖業,就是讓一家人過得更好。
初生牛犢不怕虎。今年二月份,王小瓊辭掉了在縣城賣服裝的工作,回到老家,在村上的協調下,承包了村里的山林,就開始搞起了養殖。王小瓊說,打工就一兩千塊錢根本養活不了這一家人。我回來找村上,村上非常支持,目前我的養殖面積有180畝,養七千多只,如果失敗了就當學經驗。不僅村上,鄉上及合作社對我幫助也很大。
養雞合作社的負責人何祥彬回憶起當初王小瓊來找他談合作一事,還記憶猶新。王小瓊想加入惠成公司養雞,三番五次地來找我,我認為她一個小女孩不具備養雞的條件,村上也來找我說她家現在的困難情況,最終還是答應她加入惠成養雞合作社。在雞苗和雞棚搭建上,我們也給予了她一些幫助。通過兩百多天觀察,覺得當初沒有看錯她。
瞄準養雞行業后,說干就干,王小瓊向親朋好友借款十萬元建雞舍買雞苗。除了養本地土雞外,主要飼養一種高品質的貴妃雞。她除了自學判斷雞的病情外,還請合作社專家傳授技術,如今她在不斷的摸索中,積累了大量的養雞經驗。王小瓊說,在雞苗剛買回來時不會讓它們在外面,每天晚上全都將它們趕進雞棚,現在大了趕不進雞棚,樹上歇著都有,有時凌晨一二點就要起來聽,看有沒有什么氣喘聲,有沒什么病,白天是聽不到的,只有在夜深人靜時才能聽到。
王小瓊的養殖場建在山坡上,所有的雞在山林里隨意活動。每當王小瓊背玉米去給雞喂食時,成群結隊的雞向她聚攏,場面十分壯觀。據王小瓊介紹,她在喂雞時,還會給雞放音樂。雞心情舒暢,它吃東西都有節奏。現在不僅給雞聽,還放給豬牛聽。如果雞不聽的話,它們會不自在,并且還要給它們放輕音樂,如果節奏太快了的,會受不了,吃東西也沒那么舒暢了。現在雞在吃食時聽音樂已經習慣了,只要一放音樂,雞就自然會到一個地點來。假如今天在這里喂雞,過幾天換一個場地給它喂,雞自然也會根據音樂換位置。
據了解,除了給雞放音樂外,為了消費者吃上放心的雞肉,王小瓊還按有機、綠色、無公害標準來養殖。她還專門種植了黑墨草、蛆蟲給雞吃,增加雞的蛋白,讓雞肉口感更好。除此之外,王小瓊還用農村常見的豬食喂雞,還給它們吃東北玉米,平時還要給他喂冬瓜南瓜、蛆蟲等,蛆蟲則是用豆腐渣、谷草等培養的。不僅如此,放養在山上的雞還可以覓到自然的蟲子,喝天然的山泉水。
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王小瓊養殖場中的雞已全部出欄。11月18日上午,在惠成養雞合作社的聯系下,宜人宜田帶著平臺合作企業來到王小瓊家中,在短短的3小時內,她家的生豬、3000只跑山雞等全部被銷售一空。
養雞合作社負責人何祥彬對記者說,我們的貴妃雞、綠殼蛋雞都是日曬雨淋,不管天氣怎樣都不會關到棚里去,它們都是這樣環境下生長大的,所以肉質口感都非常不錯,深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宜人宜田銷售平臺負責人表示,只要王小瓊生產出來的農產品符合標準,可在該平臺直接銷售。如今,銷售渠道暢通了,王小瓊更堅定了自己的創業方向,準備將整個山承包再次擴大養殖規模。在以后的日子里,相信王小瓊以自己勤勞的雙手,闖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致富路,讓日子過得更美好。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