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表示你的高興
當你準備建立人際關系時,雖然容易想到贈送對方禮物,交換情報。助對方一臂之力等加深彼此關系的方法,不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時自己也會獲得別人的贈禮或協助。當你接獲東西時,你的反應也會成為圓滑推動人際關系的重點。
年輕的時候,由于想擴展和上司或自己尊敬的人之間的人際關系,偶爾獲得這類對象邀請吃飯,抑或在工作接獲忠告時,任誰也都會感到惶恐。
由于“務必鄭重致謝”的念頭因此強烈起來,反而以奇怪的拘束形式作出反應。“讓您招待這么昂貴的東西實在惶恐!”抑或“我從中獲益匪淺”說得盡是拘泥于形式的措詞。
然而,對方并不是為了想聽社交辭令才照管你的。他們只不過是希望藉著請你用餐或提供建議的方式,讓對方感到愉快罷了。與其被鄭重致謝,他們毋寧想看到晚輩坦率表示喜悅的模樣。
雖然你不可以忘記鄭重致謝,但是答謝的措辭必須動用理性才能發揮出來。如此一來,對方反而不知道你是否真地滿懷喜悅接獲招待。在聽到致謝的措辭之前,你以感性方式直接表現出來的喜悅,反而更令對方愉快。
所以,當你從別人那兒獲得任何東西時,“我好高興啊廣、“真好吃廣、“真有趣呀廣最好能以諸如此類的措辭作出反應。當這種反應出現時,對方因為心情愉快,必然會心想,“招待他是值得的”、如此一來,下回即使有事央請幫忙,對方也必定會痛快應允。
你只要假想自己為別人做某件事情時,會對什么樣的反應感到高興,自然可以明白其中道理。無論對方是長輩或晚輩,你的作為絕對不是全部只為了助對方一臂之力而已。
盡管如此,當對方惶惶恐恐地對你答謝說:“您的大恩大德,我一定會找機會回報的”,你可能會大失所望。既然讓對方)一牛這種想法,倒不如先前不要應允幫忙對方了。至少為了不再增加多余的負擔,你自己一定不會再積極地邀請對方一塊用餐、或主動提供忠告。為了建立彼此之間可以輕松相互請托的關系,坦率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