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如果能交到幾個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的確是一大幸事。有困難的時候彼此分擔;有快樂的時候共同分享。
然而,朋友之間的關系過分親密,到了不分你我的親近程度,日后一旦產生摩擦,貓臉變成狗臉,就會出言不遜,明爭暗斗,互揭對方的老底,把往日的交情一筆勾銷,從此形同陌路,這種結果會令人感到糟糕透頂。
怎樣才能保持朋友之間友誼的長久呢?與朋友相處,特別是好朋友之間,需要掌握好分寸、火候、若即若離、時隱時現。如果朋友正在承受不幸,請你馬上過去;如果朋友正在享受幸福,請你悄然離去。
曾經有人這樣說過:“一個人處于貧困或遭遇各種不幸時,朋友可以說是一個避難所。”朋友對于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來說,有助于防范魯莽的錯誤;朋友對于老年人來說,有助于彌補因衰老引起的各種不足;朋友對于中年人來說,則有助于去完成人生的各種艱難險阻。
患難與共,朝夕相處的朋友,只要你有了錯誤,朋友就會毫不吝嗇的給你做出指正,當你有了成就,他就會不失時機的給你以贊美。歲月的更替,不會減少你們之間坦誠不公的交流,風云突變的來臨,擋不住你們久而彌堅的真情。無論你在天南海北,也不管是大官與平民,誰都渴望能有一位心心相印、至死不渝的朋友。
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誠信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這是有益的;同慣于走歪門邪道的人的交朋友,和善于阿諛奉承的人交朋友,與喜歡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這是有害的。"
人們不僅要廣交朋友,而且還要謹慎交友。在自己犯有過失的時候,能有人好言規勸,在和人們的日常交往中,朋友能誠實守信,當自己遇有疑問的時候,能有朋友以其淵博的才學為我們答疑解惑,交到這樣的朋友,對自己的人生,對事業都是百利無一害的。相反,自己的身邊如果都是那種見風使舵,花言巧語,投機鉆營的“朋友”,與己與家與國,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