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掉到了河里,周圍有兩三百人,其中許多人不同程度地認識落水者,他們也急得跺腳,卻想不出辦法。只有一個人從人群中站了出來,“撲通”一聲跳進了水里,把落水者救起。落水者的父親要重金酬謝這位勇士,他謝絕了,他只說了一句話:“我與您兒子是朋友”。
由此可見熟人與朋友是有區(qū)別的。在短短的一生中,一個人可以擁有大堆的熟人,這些熟人甚至你很久以前就認識了,他們可以陪你打牌聊天,可以為你拉點關(guān)系、走點后門,但你無法真正走近他們的心靈,你無法要求他們在關(guān)鍵時候為你付出些什么。熟人只是我們生命偶爾投宿的旅店,住旅館自然勝過露宿街頭,但它是需要報償?shù)摹?/p>
我們卻只能擁有少量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永遠是心靈上的,他們是茫茫沙漠中一泓清泉,是寒冷的冬夜里一聲鳥鳴,是久雨的天空中一片緋紅的晴朗,他們可遇而決不可求。朋友的獲得不取決于你擁有的財富,也不決定于你獵取的官職和地位,更不會與你認識人的多少有什么聯(lián)系。
一個人得意的時候,替你抬轎子、吹喇叭的肯定是熟人;失意的時候,用溫言軟語安慰你、遞給你一方擦淚的手帕的絕對是朋友。因為只有朋友才不會考慮你活著是否可以給他帶來利益,只有朋友才會想到當你被命運的巨石砸傷時,需要有人伸出一只幫助的手臂。
常聽人說:“坐順風船時朋友認識你;走下坡路時你認識朋友。”意思是人總有那么一點勢利,人處在順境和處在逆境,別人對你的態(tài)度完全不同,其實那是人們把熟人誤當了朋友。真正的朋友永遠像一塊鉆石,越是在命運的黑夜,他越會點亮自己,讓自己的光芒照耀你生活的旅途。
朋友是世界送給我們的最厚重的禮物。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配得到朋友。生活中有那么一種人,他們一旦得了志,當了點小官,或發(fā)了點小財,眼睛就翻到了天上,你把自己最后一件襯衫脫給他,他還要責備你為什么沒把心肝炒了給他下酒。在他們看來,友誼不過是用來奴役別人的一種托辭,需要的時候可以裝點一下門面,不需要了,就應該把它扔進垃圾堆。這種人失意的時候自然不會獲得朋友的幫助,那沒有什么不公平。俗話說:“在家不會迎賓客,出外方知少主人。”朋友對這種人的唾棄,正說明了禮尚往來這種法則的不可逾越。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