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場聰明的角逐,但是對于聰明的定義并不像我們遺忘想象的那樣,鋒芒畢露或是才華橫溢。真正聰明的人往往不是把聰明擺在大家面前供人們欣賞,而是保持內(nèi)心的聰明,表面上卻不露聲色,甚至有時被人們認為木訥、愚笨。其實,這才是真正的聰明,真正聰明的人往往都是懂得糊涂的人。
明朝呂坤有言:“愚者人笑之,聰明者人疑之。聰明而愚,其大智也。”意思是說,愚笨的人會遭到別人的恥笑,聰明的人會遭到別人的懷疑,只有內(nèi)心聰明、外表愚笨的人才是最聰明的人。《詩經(jīng)》中也說“靡哲不愚”,即沒有哲人是不若愚的。“大智若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想要成就大事,就要有一種難得糊涂的品質(zhì),否則,就很難成就大事。
表面糊涂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內(nèi)心明澈表面糊涂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所謂難得糊涂,說的就是這樣的糊涂。要想真正地做到糊涂,做到大智若愚,就要有一顆聰慧明澈的心。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聰明是一筆無比豐厚的財富,但是很多人往往會犯同樣的一個毛病,那就是不知道該怎樣駕馭自己的聰明才智,以至于聰明竟成為自己的一種負累,一種枷鎖。所以,聰明是一種才智,如何運用聰明則是一種能力。懂得糊涂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人。
尤其是從政的過程中或在職場浮沉的過程中,切忌只知伸,不知屈;只知進,不知退;只知耍小聰明,不知深藏于密……過于表露自己、張揚自己只能使自己成為眾矢之的,難以有大的發(fā)展和突破。真正聰明的人懂得如何隱藏自己、展現(xiàn)自己并保護自己。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人大智若愚,有人大愚若智。其中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如何表現(xiàn)自己,如何顯示和傳遞自己的機智。常言道,難得糊涂、糊涂難得,懂得糊涂的人不僅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而且能夠以最恰當(dāng)、最適宜的方式成就自己的事業(yè)和人生。所以,真正的聰明不是你的聰明才智,而是看你是否懂得糊涂處世的道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