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發(fā)了個朋友圈——直白地談錢是件羞恥的事嗎?
幾分鐘后,收到評論,大部分說不會啊,這很正常。
那一刻,我很慶幸自己投了否定票,都說談錢傷感情,可談感情更傷錢啊。
大膽談錢很羞恥嗎?從不。
1
想起我一朋友,就因為恥于談錢遭遇了破事。
他是個天賦異稟的設(shè)計奇才,畢業(yè)后,進了4A廣告公司,作品多次在業(yè)界嶄露頭角。
慢慢同行對他談?wù)撚屑樱@一傳也傳到當年某同學(xué)那去了。這哥們繼承父母衣缽,剛畢業(yè)就開豪車上下班,坐辦公室頤指氣使。有一天,聽說朋友技術(shù)不錯,還是老同學(xué),就登門拜訪。
我這朋友,不是個左右逢緣的人。而這開公司的哥們,油腔滑調(diào),說拜托給他公司某產(chǎn)品做個VI,不用太精細,自由發(fā)揮就好,還說看在老同學(xué)的面上,幫個忙,末了,送了瓶紅酒,答應(yīng)事成后,付酬勞。
我朋友當時真沒談錢,也不圖錢,他就想幫老同學(xué),沒準以后還有合作。
于是要了一堆產(chǎn)品資料接手了,加班加點做起來。一星期后交了初稿,這哥們大贊朋友的技術(shù)和速度,然后皺眉頭,這里,那里,一圈下來十多個地方,再改改?
我朋友當時就郁悶了,說好的自由發(fā)揮,做的時候好心詢問,說沒問題,一切由他,現(xiàn)在,做好了各種不滿意,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呢?
生個悶氣后,還是把自己說服了,想著改東西是設(shè)計本職,就埋頭又改起來,這次,他再三詢問,得到的回復(fù)是按照上次討論的改。
一星期后,發(fā)了郵件,也舒了口氣,本以為完事了,可不想,收到回復(fù),設(shè)計沒過,麻煩了他兩星期,深表歉意。
朋友當時泄了氣,也算了,畢竟人家那沒過,不能要錢。之后,他們就失聯(lián)了。有一天,朋友翻手機,竟發(fā)現(xiàn)一個產(chǎn)品跟他當初的設(shè)計極為相似,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再看所屬公司,一下子就明白了,這不是剽竊嗎?當時氣得要打人。
我問,后來呢,他說還能怎么辦,那是我設(shè)計的,又不完全是,找他說去吧,我也真不想費這個心。只能說,自己太善良,好心啊被人當驢肝肺隨意踐踏,這都不是錢不錢的問題了。
我安慰朋友,說以后再怎樣都要事先談好條件,畢竟天下沒有白來的午餐。朋友說,以前覺得談錢傷感情,現(xiàn)在啊,不談錢真是浪費表情。
可不是,錢沒了還可以再掙,人情沒了怎樣都掙不回。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千萬別用人情補償,太不值當了。
深以為然。
2
朋友的情況其實多如牛毛,數(shù)不勝數(shù)。
不知從何時起,人們普遍存在一種心理,仿佛這世上所有美好事物,只要跟錢扯上關(guān)系,就如惹上瀝青般極為骯臟,不堪入目。當談錢成為一種恥辱,人要蒙上遮羞布才能過活。
古往今來,概莫能外,錢這東西,既爛俗透頂,又不可或缺。自命清高的文人墨客更是不愿談及。
以前,窮困潦倒的書生年復(fù)一年追求功名,越清苦,越值得被歌頌,而腰纏萬貫的商人,卻為人詬病,備受指點,怒斥其滿身銅臭、唯利是圖,更有甚者發(fā)出“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感慨。
仿佛只要與錢沾了邊,就褻瀆了人類勤勞樸素,艱苦奮斗的時代精神。
漸漸地,人們不僅不直白談錢,甚至情愿吃啞巴虧。再往后,事情辦了,左右為難,心里惆悵,就這樣越活越擰巴。
想想都覺得心累。
3
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找工作時總沒底氣,羞于跟老板談工資;甲方乙方合作,客套說了堆,卻不直接談錢;不熟的親戚朋友八百年不見突然找上門,求辦事,你大費周章,他嫌效果不好;知識輸出的服務(wù),一旦要求用戶付費,就遭到詆毀:騙子,金錢至上,想不到你是這樣的人…
想起畢業(yè)之初,我也時常覺得談錢不好。那時候一位前輩一針見血戳醒我:不談錢你怎么生活?熱情歸熱情,不吃飯了?房租水電生活開銷都是錢,如果一份工作累死累活,還不能養(yǎng)活自己,你不要活的太廉價。
很多人說,能和你談錢的是好老板,撇開面直接談錢是高效率,找你幫忙提前付好酬勞才算真感情,認同知識付費并尊重他人勞動的才更明智。
可見,世上需要談判的一切都是雙向選擇,所以,大膽的說出你的期望值,用行動去獲得更多籌碼,不要覺得傷感情,更不要恥于談錢。
工資是談出來的,合作是磨出來的,情分要有所補償,知識要給錢。沒有錢,人家憑什么聽你的,為你做事,不享受應(yīng)得的酬勞?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正如司馬遷寫: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我們不過都是俗世的凡人,沒有錢,如何在這人間煙火里了然一生。
4
時至今日,你為什么還要恥于談錢?
商業(yè)化的今天,我從不認為談錢是件羞恥的事。
正如物質(zhì)決定經(jīng)濟基礎(chǔ),恩格斯早有所言:物質(zhì)不是精神的產(chǎn)物,而精神卻是物質(zhì)的最高產(chǎn)物。如若要擁有更多的精神財富,首先要保證充分的物質(zhì)基礎(chǔ)。
同樣,要讓自己的野心配得起能力,就應(yīng)當不斷突破自我,挖掘潛力。因為相應(yīng)的,金錢帶給我們的感覺,是一種正向補給,一種對自我能力的積極認同,從而越發(fā)促使我們把事情辦得更好。
所以,你要到什么時候才不會恥于談錢。人應(yīng)當自信,告訴自己,因為你足夠優(yōu)秀,所以配得上這樣的價錢。
張愛玲說,人生如華美袍子上落滿的虱子。可虱子歸虱子,那剪裁得體,雍容華貴的袍子又怎是每個人都穿戴得起的?與其對那滿身虱子面露難色,不如去思索那昂貴的袍子如何得來。
一個社會人成熟的標志是什么?從恥于談錢到理直氣壯去愛錢。
我從不覺得錢可恥,相反我愛錢愛得要死。既然不偷不搶,那就大膽談錢。如我曾文中提及,錢,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一個人的價值與自由。
就像有人追問,如何洗掉滿身銅臭?我想說,花更多錢,并且也只能這樣。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