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個人
“人”:一個人有平衡、有支撐就可以獨闖天下。
“從”:兩個人就需要相互跟從、隨從,才可以平平安安生活。
“眾”:三個人在一起,就必須有一個人在另外兩個人的上面,言外之意就是必須有人上人。
“我”:一生都在“找”尋,找到了關鍵一點,就成全了“我”。人一生都在努力尋找,找回自我關鍵是找到生命的基本要素,尋求開闊的人生覺悟。
關于家庭
“安”:房子中間有個女人的意思,其本義是安定,平靜。原始公有制社會,有妻無財只算“安”,這是公有制社會家的特點,可以說“安”是家的初級階段。
“家”:就是房子里面養著一頭豬,一頭公豬。在上古時代豬是家庭財富最重要的標志。養沒養豬,能夠說明家庭的窮富;養豬的多少,能夠反映出這個家庭的富裕程度。
“教”:是“文”前一個“孝”字。說的通俗一點“孝”就是向父母和親人們感恩,這就是父母和親人們得到自己孩子們受教育的好處。
關于儒家
“儒”:人旁一個需字,意思是說:做人就是要做人們需要的人。儒學乃中國的國學。
“仁”: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忍”:心口上面一把刀,“忍”者,能也,耐也。忍,是一種涵養,需要“忍”住的是你的情緒。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