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太如意的生活是一種呆板的生活,一個人一生當中如果太過于順暢,人生還有什么意義可言,就如一篇小說,情節平淡,沒有跌蕩宕起引人入勝的情景,沒有讓人唏吁不已的場景,如何讓人捧讀,那不成了流水帳。如果沒有石塊突兀在小溪的中間,沒有蜿蜒曲折的走勢、忽高忽低的跌宕,小溪也發不出美妙的、空靈的、“淙淙”流泉聲。人亦一樣,經歷多是一種財富,缺少經歷的人生是干癟的,只有經歷了不同的生活,一個人的人生才會豐滿圓潤起來,更會讓人智慧,對生活會更加感恩和虔誠。
真實的生活是酸甜苦辣辛合成體,如果沒有苦的參照,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人生是一張白紙,每一個經歷都是上蒼賜給你渲染生命的不同色彩。人的生命是由一撂撂日子重疊起來的,而每一個日子只有兩面,白天和黑夜,既然我們能安然享受溫暖陽光撫摸自己每一寸肌膚,為什么不能坦然面對黑夜的漫長呢?不要回避,不要氣餒,坦然接受生活的安排,因為每一份挫折都是上蒼對人的賞賜,要珍惜,要面對。
生命是一次性的物品,不能續費,不能充值。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時間是構成一個人生命的材料。如果把生命比喻成一爐熊熊燃燒的火,那么時間就是火中燃燒的柴;如果生活是一盞點亮的燈,那么時間就是燈壺里的油。生命就是一個定值!既然這樣,我們得想辦法怎么樣把這爐生命的火花燒旺一點,何不想辦法把這生命之燈拭干凈一點,讓發出來的光照得更遠一點呢?更沒有理由怨天尤人,任由生命慢慢老去,如果這樣,到了老去的那天,肯定會有說不出的懊悔。
希望!人不能失去希望欲念,希望是在人生谷底的一種暗示,希望是斬斷束縛在身上迷惑最有用的利刃。生活離不開想象,那怕是天真的想象也能讓一個身處黑而暗中之人找到光明,能讓一個身隱迷宮的人重見天日。就如鄭智化的《水手》,“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夢想是新的起跑線夢想是新生活的起點坐標,夢想是打開辭舊迎新大門的一個手勢。有人說,到了一定年齡,還做夢是可笑的。但我想說,如果人真到了無夢的境地卻是可悲的,在可悲和可笑之間進行二選一的抉擇,我寧愿選擇可笑。
今年金融危機,這是大悲。也算是喜憂摻半的一年。《辭源》:“否封名天地交謂之泰。天地不交謂之否。故以言運數之窮通。亦曰否泰。”。否極泰來,是辯證的規律,即是理想的寄托、精神的支柱。而唐人韋莊詩云:否極泰來終可待。又點明“物極必反”的道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