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時候我們在街上閑逛,看到漂亮的玩具會嚷嚷著請求爹娘買一個回家玩耍。
快步入青春期了,逐漸有了欣賞的品味,看到引人注目的新鮮東西會覺得這個好看,那個好看,這個也要,那個也要。
長大了,步入社會出來工作,你心中所想愈發紛擾。
面對浮躁的世界、急躁的人間,看到別人的朋友遍布四方,別人的金錢賺得飛快,別人的生活美滿幸福,你心生感慨。
我們也許會眼紅于這些美麗的現實風景,進而糾結著是否要跟著所謂潮流的風向去迎合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
然后會嘗試廣交朋友,嘗試跳槽換工,甚至頻繁更換地方。
這些也許都不屬于內心的渴望,成長的歲月里,不斷更迭的欲望在心里此消彼長,欲念勾著你的魂,又牽著你。
-02-
你對世界灑滿了好奇的種子。
比如我們想要結交一個伴侶。
在我們還沒不清楚自己是發自內心喜愛還是出于生理心理的寂寞而去交往的時候,往往我們會敵不過諸多欲望的紛擾。
和情侶共度良宵是屬于愛的心聲還是性的需求,你卻說不知道。
再比如,而今社會各界倡導讀書,當各式各樣的書單在社交網絡上滿天飛的時候,我們的心中寫滿了饞意,總想著要一口氣把它們讀完。
又想看這本,又想看那本,但請問,真的是內心召喚我們去閱讀的嗎?
歸根到底,我們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03-
看到大家都在堅持做運動,你也跟著堅持去健身、去跑步,不亦樂乎。
但在心里,你是為了去培養健康而堅持,或是怕跟不上周圍人的節奏,甚至是為了滿足別人的眼光?
看見別人寫作頗有起色,看見別人下筆如有神,你心癢,也吶喊著要去寫文章。
是想著把寫作天賦發揮出來,還是想跟著練習落筆成文的能力,還是覺得要緊跟這種時尚?
問你,你又支支吾吾。
那么請先了解自己。
在地球上活了這么多年,別看天氣是否陰晴,也別看別人臉上是否燦爛,結合自己的性格和志向,捫心自問,問問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到底是怎樣的東西或狀態才能滿足自己發自內心的期待?
知道了答案,離內心的渴望就不遠了。
-04-
半年前,工作之余的生活里我總是忙于交際,忙于出游,忙于休閑偷懶。
后來我明確知悉了寫作是我最熱烈的渴望,甚至是我的夢想,于是我開始用心去練寫。
隨即對于各式應酬、閑談聚會、出游閑逛等諸如此類的外來事物們,我只好嘗試著能將其推辭便推辭之。
也許你跟我之前一樣,總想著把事情一攬子全部承包,把所有的一切掌在手心。
但有些東西并不是我發自內心想端起來的,怎么辦?
那就放棄。
于是我開始學會了從手中逐漸把其他外來事務們一一拋棄。
沒辦法,人的精力和時間有限,我選擇把有限的力量貢獻給內心真正的渴望。
-05-
你說你真正的渴望是提升自己。
下了班你想去健身,完事還想著趕場去聚會,還想今天看一本書,還想寫一篇文章,還想看一部電影,你說只要有時間,這些事你都想做。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也就是這么貪婪。
面對真正的渴望,你得學會甄別,然后拒絕一些事情。
事物總有兩面性,當我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時候,換個角度,其實我們就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那就不要去做某些事,或者說有選擇的做某些事。
自然而然,我們開始會發自內心的拒絕一些外來的事物,留下那些少許或那份唯一。
當我們做到這一步的時候,基本上分得清內心的渴望。
-06-
工作上的麻木,單調的生活,會觸發一個窮極思變的人不斷的去做思考覺悟。
漸漸的,會想出不少改變現狀的新鮮想法,比如,改變自己。
往往在做改變自己的思想斗爭中,內心的渴望就隱隱浮現了。
不過,會有欲望、希望、期望等諸多混淆自己的心理因素在作祟。
真正執行改變自己的處事行為時,途中我們也許就會不小心邂逅并抓到那個內心的渴望了。
人是虛榮動物,都會或多或少考慮別人意見,在乎別人看法。
總有些人會語重心長的給我們講述著別人家孩子的各種完美故事,企圖以此激勵我們。
但是,人類骨子里天生就有著反抗精神。
也許你在遇到身邊親近的人對著自己耳邊嘮叨各類與我們不相關的豐功偉績時,你的反應大抵先是抵觸,再去分析。
當我們學會思辨,想清楚是渴望做自己,還是想要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這很關鍵,它將助推我們在摸爬滾打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內心渴望了。
-07-
時不時通過自己的生活的狀態、通過身邊的人的信息反饋以及通過自己現狀和歷史狀態的對比,我們會發現自己身上所經歷的狀態變遷。
繼而問自己:
自己在想什么?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想要怎樣?繼而要怎么做?
就請大膽的走進去探索,去與自己誠實的做一次深度對話,內心真正的渴望自然會呈現在我們眼前。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