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疲于工作應酬,卻忘記了好好打理自己的品牌和形象。你要見的人那么多,是時候,為自己精心打造一套營銷方案了。
一個好朋友,最近也是絕了,不知道腦子怎么回事,某天,她穿著鏤空的蕾絲連衣裙上班,還是性感的玫紅,而且上了濃妝。
平時的她從來不化妝,也只穿基本款,很少說話,簡直低調到塵土。問她為什么這樣做,她的回答讓我震驚:
“我想讓別人注意到我,跟我social,可他們只是瞪大眼睛看著我,搞得我好尷尬。”
女為悅己者容,她卻用這樣的方式填補存在感的空洞。
這個年代,人不怕出名,怕就怕湮沒在人海里找不到一點存在感。是時候,給自己的形象一個交代了,你不僅應該有存在感,而且還應該存在得漂亮。
太多的人左右逢源地積累人脈,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反過來,我可以把自己塑造成“品牌”來吸引別人?如果你能成為人群中的“品牌”,你就能輕而易舉地吸引關注、人脈和資源。
一、什么是個人品牌?
個人品牌=別人眼中的你。
所謂的“個人品牌”不是你定義的自己,而是別人眼中的你。之所以稱為“品牌”,是因為你成為了別人無法代替的那個人,你的言談舉止、你的一顰一笑都在別人眼中有特殊的意義。這就是個人品牌無形的價值。
二、內向vs外向
內向的人就做不好個人品牌?
曾經有很多人問我:“你是內向型人格還是外向型人格?”,每次面對這樣的問題,我都惶恐又尷尬。
如果回答:“不好意思,我有點內向。”那對方很可能會給你一個神秘的微笑,然后來一句“少來!Jessie那天的趴體我看你喝得最high,又唱歌又撒歡。”
如果回答“我當然是外向咯!”又不忠于自己的實際情況:明明周末在家宅兩天還覺得自由自在,明明社交活動少得可憐,明明每次上臺說話都畏畏縮縮。似乎一個人的性格只能被貼上兩個標簽:“內向”,或“外向”。
然而,我們中的絕大部分,其實都處于一種性格的不穩定狀態。你這一刻還在與同事聊著明星八卦,下一秒可能就會沉默地坐在工位只想一個人靜靜。
所謂的內向外向只不過是兩種性格的偏好。太多的雞湯告訴我們,在職場,你要做個外向的人才能吃得開。這樣的觀點,扼殺了一大批平時沉默寡言的人的理想:做一個閃耀的人。沉默寡言,真的是你沒法做那個“人群中最閃亮的星”的原因?
三、給自己貼個標簽吧
正確的自我認識比什么都重要。
“沒有存在感”:社交恐懼癥患者的痛點,空氣一樣的存在,可怕而又可憐。這樣的人真正缺少的不是外表的光鮮亮麗、也不是伶牙俐齒,他們缺少的,是對自我的認識。
就像每一個營銷戰略的第一步都是做用戶調研一樣,為自己做品牌,你應該先了解、挖掘自己的能力。這是最關鍵也是最難的地方。問一問自己:
什么最重要?
你要達成什么目標?
你為什么要去做這個?
很多人對自己都沒有清楚的認識,于是你就不知道你該向哪個方向努力。回答好這三個問題,就算你平時不愛說話,你依舊可以用雷厲風行的辦事效率或是行云流水的理性思維讓同事刮目相看。
在這之后,你會得出類似這樣的結論:“我擅長邏輯清晰地理清事情。”到這一步,你成功地給自己“貼了標簽”,可是你下結論時,潛意識里或許會摻雜了來自社會規則的制約和期望。
為了去偽存真,你需要可靠的朋友或同事來給你的標簽加背書。去問問他們:“我真的擅長把聚會流程理清楚嗎?我真的能把工作表排得合理高效嗎?”
他們會告訴你,你是不是在正確的航道上。這條航道如果對了,你會從更廣的人脈圈里聽到贊同你特質的聲音。
四、做一個有故事的人更要學會講故事
會講故事的人身邊圍著一圈人。
人往往更愛聽新鮮有趣的故事,而不是枯燥無味的數據和列表。生活和工作中最受歡迎的人,往往也是最會講故事的人。講故事,你要對自己每一段經歷都留心,特別是那些富有戲劇性的經歷。我的朋友曾經參加過一場面試,終面,同組有三個面試者,你知道的,往往到了最后一關,問題越簡單越是難以對付。果然,面試官的問題簡單得過頭:說說你所擅長的東西。
A面試者的回答非常有氣勢:他羅列了所有他會的技能,什么C++啦,Java啦,Python啦,GoogleAnalytics啦,SQL啦……總之就是全能型選手,氣勢如虹。
B面試者也就是我的朋友完全被震驚了,因為他沒想到對手會這么強,他連MOS還沒用熟,但是他很聰明,羅列了所有他曾經參與的項目中所取得的成績,并且是以數字的形式,簡單明了而且非常有說服力。
而C面試者則只說了一個例子,他曾經遇到過的一個項目難題,他是如何帶領成員發現并解決這個問題的,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什么,其間起承轉合抑揚頓挫,前前后后只一個三分鐘的小故事卻精粹了他所有的技能。
不管你的實力如何,我們都應該知道,很多時候,“一”可以敵“百”,講好一個故事事半功倍,你的自我形象也會在故事中豐滿地建立起來。
五、不要懼怕犯錯
別怕犯一百個錯誤,它們也是你的品牌勛章。
很多人愛面子,愛面子是好事,愛得太多反而毀了你的面子。經歷組成你的個人品牌,而錯誤是組成經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請接納你犯過的錯誤。
道理很簡單:人無完人。你越是隱藏自己的傷口,你的形象在別人面前就越虛偽。一個有個人魅力的人,從來都不會忌諱談自己的失敗經歷,反而是叢中汲取養分,靠它成長。
越偉大的人,犯的錯越多,也越敢向別人坦誠他們的錯誤。喬布斯推出了失敗的AppleIII和Lisa電腦后,蘋果公司內部發展方面出現分歧,直至最后蘋果公司因為他犯下的錯解雇了他。
后來他說:“被蘋果解雇是我所經歷過的最棒的遭遇。成功的沉重感被再度從零開始的輕松感取代了,每件事情都不再那么確定。它釋放了我,讓我進入我人生中最有創造力的一個階段。”
犯錯誤不是錯誤,是為了讓你以后能夠懷著感恩之心講述你人生的“蠢事”。
六、社交賬號的管理很重要
從今天起好好經營你的社交賬號。
你以為你的微信微博只是接收信息分享信息的“雜貨攤”?做一個“畫風一致”的人才是社交網絡的正確使用方式。
如果想成為Leader,那就多分享行業洞察與領導力的文章;如果想成為藝術家,那就多去798、M50拍拍照;如果你是個geek,那就把geek的古怪統統po到社交平臺吧。
唯一的原則就是:你感興趣的東西那么多,請不要一股腦全都轉發,精心挑選那些有助于塑造你個人品牌的內容,也就是體現你的特長、技能或者與你想展示在別人面前形象有關的內容。無關內容看看就好。
你要知道,下一個加你好友的人,很有可能第一件事就是翻你的朋友圈,并由此建立起對你的第一印象。
七、笑一笑總是好的
愛笑的人氣質佳人緣好。
塑造個人品牌的王牌:笑容。真誠的笑容代表一個人內心積極陽光,誰又不愿意和心態積極的人共事?除此以外,用真心待人處事永遠是王道。職場爭斗、勾心斗角再多,你也不應該第一個腹黑。福原愛,這個世界乒壇的人氣王,為什么能有那么多朋友?除了一口流利的東北話、可愛的外表和“輸一次哭一次”的萌點,她的殺手锏就是她的笑容。
也許在賽場上,她的哭比笑要多很多,但場下,笑容才是她的真性情。所以大魔王張怡寧見到她,也不忍心虐她。
最后的最后,我想說,一個人的“標簽”可能會一直變,你的性格也會一直變。這無法阻擋,你要做的就是擁抱變化,在每一次變化來臨時發現它,更新自己的形象,因為把自己變成一個有趣的人,從來不會一蹴而就。
記住:個人品牌的塑造,是線,不是點。如果你想變成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人,并由此吸引人脈,你就要有規劃、有耐心地從細節開始,塑造形象。
因為這個年代,個人品牌是細水長流的必需品。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