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快樂與否寄托于外物本來就已經是一種悲哀,由于這種寄托而被別人奴役,則更是一種愚不可及的做法。
在浩渺的太平洋上,有一座小島叫雅普島,島上有許多潔白如玉的石頭。
二戰期間,德國人為了奴役當地人,用大把的馬克來收買頭人,頭人卻嗤之以鼻。后來一打聽,原來在雅普島居民的心中,只有那些石頭才代表金錢,代表財富。
于是,狡猾的德國人派人把雪白的石頭都刷上小黑十字,雅普人頓感財富喪失,一貧如洗;德國人后來把小黑十字洗掉,雅普人立刻為財富的失而復得而歡呼雀躍,并出于感激幫助德國人筑路。
把自己快樂與否寄托于外物本來就已經是一種悲哀,由于這種寄托而被別人奴役,則更是一種愚不可及的做法。在生活中追求別人所表現出的快樂,和那些雅普人一樣,是和自己過不去。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于把自己的感情和情緒寄托在某件事物上,于是往往會受到這件事物的影響。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幾個志愿者帶到一間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引導下,志愿者們很快就穿過了這間伸手不見五指的神秘房間。
接著,心理學家打開房間里的一盞燈,在這昏黃如燭的燈光下,志愿者們才看清楚房間的布置,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原來,這間房子的地面就是一個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里蠕動著各種毒蛇,就在這蛇池的上方,搭著一座很窄的木橋,他們剛才就是從這座木橋上走過來的。
心理學家看著他們,問:“現在你們還愿意再次走過這座橋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冷了場。
過了片刻,有3個志愿者猶猶豫豫地站了出來。其中一個志愿者一上去,就異常小心地挪動著雙腳,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另一個志愿者戰戰兢兢地踩在小木橋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著,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個志愿者干脆彎下身來,慢慢地趴在小橋上爬了過去。
這時,心理學家又打開了房內另外幾盞燈,強烈的燈光一下子把整個房間照耀得如同白晝。志愿者們揉揉眼睛再仔細看,才發現在小木橋的下方裝著一道安全網,只是因為網線的顏色極暗淡,他們剛才都沒有看出來。心理學家大聲地問:“你們當中還有誰愿意現在就通過這座小橋?”
志愿者們沒有出聲,心理學家問道:“你們為什么不愿意呢?”志愿者心有余悸地反問:“這張安全網的質量可靠嗎?”
心理學家笑了:“我可以解答你們的疑問了,這座橋本來不難走,可是環境對你們造成了心理威懾,于是,你們就失去了平靜的心態,亂了方寸,慌了手腳。”
在生活中,我們不斷地與外界的人和物接觸,別人不斷給我們各種各樣的信息,而所有信息,就像上面試驗中的蛇和網子一樣,對我們的心情以及決策產生不同的影響。
如果我們太容易受到別人語言和信息的干擾,心隨境轉,而不愿意自己做主,我們也會成為被人嘲笑的雅普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