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甲、乙、丙三人約定一起去某景區參觀旅游,甲開車,乙騎車,丙步行。
結果,乙先到達景區。為什么?
原來,甲認為自己開車快,所以晚走了一會,結果遇上早高峰,堵在半路上了。
乙認為自己離景區近,慢慢悠悠的晃過去,路上還順便看了一盤棋。
而乙呢,知道自己速度慢,離景區也不近,這兩個優勢都沒有,所以早早查好路線,規避易堵車的線路,一路騎行到景區。
啟示:很多時候,人不是跌倒在劣勢上,而是跌倒在優勢上。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上帝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中國人也有類似的說法,那就是“天欲其亡,必令其狂”,意思是說當一個人失去理智時,也就是這個人的滅亡之時。希特勒、墨索里尼、東條英機,他們瘋狂了,想稱霸世界,結果滅亡了。
我們中國人常說的“物極必反”、“盛極必衰”,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具體到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越到成功時、勝利時,越要謹慎小心。
這個道理在《易經》中也有很好的體現。
一、陽極就成陰,陰極就成陽
《易經》經常講陰陽,陰陽是一體兩面,如影隨形,合一的。意思就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這樣才有生命力。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陽極就成陰,陰極就成陽,離勝利越近,離失敗也不會太遠,萬丈大廈更容易崩于眼前。
二、物極必反
從《易經》乾卦中真正找出它的重點,一共只有六個字,從底下開始,初九是潛龍,九二是見(現)龍,九三是惕龍,九四是躍龍,九五是飛龍,上九是亢龍。到了亢龍,大家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要更加小心,因為物極必反,當一個物體拋到拋物線的頂點,后面一定是快速的往下墜,所以才說亢龍有悔。
三、時刻要有憂患意識
人沒有名,沒有賺到錢,自我報廢的機會比較小;人有名,有錢,有勢,就快要自我爆破了。所以《易經》告訴我們,當你有名有勢有利,當你表現得非常好的時候,你要告訴自己,你已經進入惕龍了,所以乾卦第三爻把那個龍去掉了,這不是龍了,你已經高度危險了,你再龍也沒有用。
白天也警惕,晚上也警惕,好象隨時都會發生災害一樣,這是中華文化里面最了不起的,叫做:憂患意識。憂患意識不是說怕東怕西,畏首畏尾,不是。而是說我有今天這么一點小小的成就,我不要自己毀掉。我們把它叫做:愛惜羽毛。
曾仕強名言
我們把預先考慮事情后果叫做具有憂患意識,這絕不是自尋煩惱。自尋煩惱是無事生非,而具有憂患意識則是未雨綢繆,二者是完全不一樣的。
——曾仕強
坤卦的第一爻,我們稱為初六爻,爻辭是:“履霜堅冰至。”意思就是,當我們腳踩到霜的時候,我們應該想到今年的冬天會很冷,提前就要做好準備,不要到時候來不及。老天的好處就是不會一下子冷到令人措手不及,在初冬的時候會霜降,就是警告我們天氣慢慢地冷了,該去做過冬的準備了。
——曾仕強
高度警惕,防不勝防。這是中華文化里面最了不起的,叫做“憂患意識”。一個人警惕再警惕的目的,就是希望再上一層樓。
——曾仕強
熱門專題:- 评论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