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到了師妹在朋友圈發的新狀態:每天都有所進步的日子才是最美的時光。
于是,隨手翻了翻她最近半年的朋友圈,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但是看上去卻無比精彩,充滿活力。
參加項目交流會,聽專家學術報告,團隊集體的挑燈夜戰,慶功會上碰杯的陶醉,以及完成工作時伸展的懶腰,都是透露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看上去清新而舒服。
而半年之前的她則是清一色的迷茫、焦慮、不知所措。
當時,她已經在一家公司就職三年,學歷高、本人勤奮努力,不服輸,三年內便出了不少小成果,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和尊重。
但當在該領域內走了一段路之后,她發現自己雖然有成長,但是速度太慢,更大程度上表現為自己的孤軍奮戰。
因為周圍人安于現狀,缺乏年輕人的朝氣,整個團隊氛圍懶散,凝聚不成一股力量,可供他學習提升的機會太少,成長提升的空間受到限制。
這些都使得她缺少了方向感,不時地感到迷茫和壓抑。
跟她聊天時,能感到她一臉的疲憊,這大概就是人一旦沒有了方向感之后所呈現的消極吧。
她想過換工作,但心里仍舊有所猶豫,雖然以前的工作平臺不高,但待遇還不錯,讓她一下子打破這種穩定,她顯得有些糾結,并且中意的單位人才濟濟,競爭激烈,她害怕自己追不上別人的步伐。
我當時勸她說:既然現在進步的空間已經不大,沒法獲得個人成長,不如辭去,新單位人才多,但是氛圍積極,能跟優秀的人在一起,你能差到哪去?
后來,她說就是這句“能跟優秀的人在一起,你能差到哪去”,刺激了她,她辭職了,她想清了自己需要的是不斷成長,不是滿足于固有的圈子,安于現狀。
事實恰是如此,新的天地,有優秀的團隊為伍,整個氛圍積極向上,她的心重新燃燒起來,每天都有做事的動力,對于未來更明確,真正地走在了自我成長的道路上。
我們往往缺少了一種魄力,不敢去嘗試,不敢去改變,于是眼中的世界便只有那么大。
或許你應該有點“寧做鳳尾,不當雞頭”的意識,凡事以能使自身成長為前提,而不是去擔心虛無縹緲的未來。
你永遠趕不上變化的節奏,倒不如先充實好自己,等變化來臨時,你才有能力隨機應變。
02
網上流行過這么一句話:“最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
在我看來,這句話幾乎是必定的真理,他的努力不一定是流于表面,能夠讓你輕而易舉地看到,這種努力更表現為一種經常性地對自身進行修正,即優秀的人一定是善于自我教育的人。
優秀的人具備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其一生都會適時地對自己進行修正,使自己變得更有層次和境界。
有一次,跟一個非常優秀的朋友聊天,問了他一個早就想問的問題:為什么我能想到的優點都能在你身上找到?
他說:
很簡單,只是很多人可能不會留意,我在跟人交往時,永遠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他人具有的優點我會很快地發覺并且學以致用,讓其變成自身的品質。因此,久而久之,當我學習的人越多,我身上的優點也會越來越多。
學習他人的長處,變為自身的優點,這就是他越來越優秀的秘訣。
俞敏洪在演講中也不止一次地說道:他一直在向優秀的人靠近,在追隨優秀的人的腳步。
創立新東方以后,他不斷地向新東方的各種人學習,不管年輕還是年老,對他來說沒有區別,惟一的區別就是他們身上有沒有值得他學習的東西。
事實就是這樣,越是優秀的人,越具備學習能力,學習新東西,探索新世界在他們看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因此,你大可不必擔心他們會瞧不起你,他們反而會給你舒適的感覺和向前的動力,指出你一直忽視的特點,告訴你該發揮的優勢。
有人說,一個人如果從來沒有自卑過,他的奮斗會比較平庸,他的成功會比較渺小,跟優秀的人在一起,你可能會自卑,但要適當而不過度。
只要你認識到,你正在走上坡路,那么未來的未知并不可怕。
因為你已經處在了一個更積極的氛圍里,這些人的行為方式、良好作風都會在耳濡目染之中熏陶你,你不一定能比得過他們,但你一定會以最快的速度超越過去的自己。
03
然而,很多時候,你并不是意識不到這些益處,有些事情你并不一定做不到,而是你連想都不敢想。
打個簡單的比方,你認為你一年只能賺十萬,對于一百萬你連想都不敢想,你認為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賺到,于是你就親自給自己堵上了一條路。
因為你假如想到自己沒準可以賺到,那么接下來你便會想如何去賺到,要用什么方法,投資什么方向,如此才會有接下來的一切可能。
人們總是擔心自己的穩定被打破,一旦打破了不知道如何去應對,或者沒有面對的勇氣,所以壓根連想都不敢想。
這時的“不敢想”就是限制性的思維,人與人之間最致命的差距在于思維方式的差距,成長型思維才是最具競爭性的思維。
當你在羨慕別人聰明的時候,告訴自己我可以向他學習。
當你覺得目前的狀態不錯的時候,想一想還能不能更好。
當你覺得某項事情太難了,你或許可以鼓勵自己再從其他方面去嘗試一下......
即無論處于什么狀態,都以成長型的思維考慮問題。
其實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不管是做什么樣的選擇,只要這個選擇有助于自我提升和成長,你就可以暫時不要去考慮結果,而是專注于這個提升的過程。等這些過程你全部經歷了之后,你的心態一定可以改變。
就像《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跟陳俊生離婚時,擔心害怕,恐懼自己的人生發生變化,不敢接受未來沒有依靠的日子。
可是經過一番努力,她逐漸明白了應該做什么樣的自己,從公司離職的時候沒有沮喪和失落,而是眼含熱淚地對賀涵說道:
你不知道我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有成就感,剛才蘇曼殊要趕我走的時候,讓我想起來陳俊生跟我離婚的場景,好像都是我自己砸了自己的飯碗。
但是這一次我很慶幸,因為我一點也不害怕,一點也不會覺得驚慌失措,因為我知道自己有什么,會什么,我可以到哪里去,我接下來可以干什么,你不知道我現在這個感覺到底有多好。
這就是成長,成長就是你越來越清楚地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樣的選擇。
04
人生最大的貴人永遠是自己,你決定你自己的選擇,你決定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
當一個小圈子不能給你提供養分,你不再能學到東西,即使你在其中的位置再高,地位再牢固,對于自身的成長而言都不是最好的。
而跟優秀的人在一起,也絕不是以有朝一日超越別人為目的才做出選擇,而是看你是否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質量超越以前的自己。
參加活動遇到過一個老師,是一個智者。他稍一點撥,一句話就讓我醍醐灌頂,接下來我做了一系列的思考,挖掘了自身埋藏很深的一些弱點,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這句話對我來說如此重要。
事實就是這樣,有些東西已經存在于你的腦海中,但是不夠清晰,不夠明朗。這時,就得靠那些優秀的人來喚醒那個沉睡的你,那些沉睡的意識。
因此,與其擔心未來的不定,不如努力讓自己現在強大。
而跟優秀的人在一起,你一定會比過去的你更優秀,當你比過去的自己更優秀的時候,你的未來也才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