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預留美好,因為你生活的每一天都是那么特別。我的姥姥很有意思,一箱蘋果,她專門挑爛掉一小塊的吃。她耐心地用水果刀把爛掉的那一小塊削去,然后再津津有味地吃掉剩余的果肉。等到第二天,原來好好的蘋果又有一個爛掉了一小塊,姥姥依舊如法炮制,吃掉這只爛蘋果。結果,一箱蘋果像是跟姥姥做游戲一樣,一個個陸續爛掉,然后粉墨登場,被姥姥吃掉。就這樣,滿滿一箱蘋果吃到最后,姥姥竟然沒有吃過一個完好的蘋果。
我們都笑姥姥,告訴她應該先吃最好的。姥姥卻說:“我是想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爛了一塊的蘋果如果不趕緊吃掉,就全爛了,糟蹋了。”我們反駁說:“您這樣吃法,好蘋果也放爛了,損失更大。”姥姥說:“我就是想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嘛!”我們無言以對。
我的媽媽好像完全繼承了姥姥的衣缽,也習慣“把最好的留到最后”。那年,我花了一千多塊錢給她買了一件羊絨大衣。這是我媽所有的衣服中最貴的,她也最喜歡。這件羊絨大衣不論顏色和款式,都特別適合她。媽媽平時舍不得穿,只有在最隆重的場合才穿一次。幾年的時間,媽媽只穿過三次,一次是妹妹結婚時,一次是出席表弟的婚禮,還有一次是我們去看望天津的親戚時。每當她穿上這件羊絨大衣,都會贏得別人的贊美。越是這樣,媽媽就越珍惜這件衣服,越是珍惜,就越舍不得穿。
幾年過去了,如今羊絨大衣已經過時,沒幾個人穿了。而且媽媽那件羊絨大衣的顏色和樣式也不合潮流了,如果穿出去,別人一定以為是古董呢。媽媽卻一直把自己最心愛的衣服收藏得好好的,偶爾拿出來,無比惋惜地說:“一千多塊錢的衣服,才穿了三次。”我說:“誰讓你總是把好東西留著呢,留到最后沒價值了吧?”母親嘆口氣。
其實,姥姥和媽媽沒能明白一個道理,有些東西,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貶值,如果不充分利用,就是一種浪費。
哲思啟示:別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的、穿的、錢等,都會在時光的逝去中慢慢喪失原來的價值。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會在時光中貶值的事物,比如青春。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