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
一天早上,父親做了兩碗面條。一碗上邊鋪著青菜,碗里有湯,另一碗里只是白面。
端上桌,父親問兒子要吃哪碗。
“有菜的那碗。”兒子指著碗說。
父親說:“讓我吧!孔融七歲能讓梨!你都十歲了!”
兒子說:“他是他!我是我!不讓!”
父親試探的問:“真不讓?”
“真不讓!”兒子回答堅(jiān)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抱起碗就開吃,表示給這碗面注冊了“商標(biāo)”。
“不后悔?”父親對兒子的動(dòng)作和驚人的速度十分驚訝,但忍不住又問了最后一遍。
“不后悔!”為了表示堅(jiān)不可摧的決心,兒子急匆匆地吃完了面。
父親默默地看著兒子吃完,自己端過另一碗,稍一攪拌就看到面下藏著兒子最喜歡的面條鹵,油亮的蔬菜丁、香菇丁,和面條拌在一起,噴香的味道饞得兒子直流口水,而他剛剛那一碗,除了上面的一層青菜,下面全是沒有什么味道的清水白面。
父親說:“記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兒子一臉無奈。
第二次
在一個(gè)周日的上午,父親又做了兩碗面條。情景再現(xiàn),一碗上邊鋪上青菜,碗里有湯,一碗只能看見白白的面條。父親若無其事的問:“吃哪碗?”
“我十歲了,懂得謙讓!”兒子說著,拿過了只有白面的那碗。
“不后悔?”父親又問。
“不后悔!”兒子回答堅(jiān)決。兒子拿過碗就用筷子翻了起來,可一直翻到底也只是干干的白面條,什么也沒藏,兒子只好就著熱水,又吃了一次清水面。父親端過剩下的另一碗面拌了拌吃起來,兒子伸長脖子看見面上不只是一層菜,底下還有一份足量的鹵湯……父親吃完后,說:“記住,一心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虧!”
第三次
又過了數(shù)月,又是兩碗面條。父親問:“吃哪碗?”
“孔融讓梨,兒子讓面。爸爸是長輩!您先吃!”
“那我不客氣了。”父親果真不客氣地留給兒子只有白面的那一碗。兒子平靜地端起面,看著干干的面條,兒子澆進(jìn)去一碗熱水,卻發(fā)現(xiàn)面下藏著父親精心調(diào)配好的湯料,在熱水的沖燙下,出來了一碗香噴噴的熱湯面!這讓兒子驚喜不已。父親意味深長地對兒子說:“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會(huì)讓你吃虧。”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