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同樣學校同樣專業的同學,畢業幾年之后,薪資差距會變得很大。
為什么會如此呢?
我們知道,世界上每一份工作都是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而要讓別人出錢購買你的勞動力,就要看你的價值在什么方面。
人們買iPhone是因為它的品質好;去沃爾瑪是因為價格低;住高星級酒店是因為注重服務質量…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價值定位,而我們也一樣。
你的價值定位影響你的物質回報程度,決定你的職業,甚至是人生高度。
1、你的價值定位是哪個類型?
一個人的價值定位類型決定了他的薪酬天花板高度,無論多努力,基本很難突破這個天花板。現在來看看,你的價值是哪種類型的?
①投機型
投機型的人追求賬面價值的最大化。簡單來說,就是同等能力,哪家企業支付的薪酬更高就去哪家。
這樣的人經常會選擇跳槽,而他們的薪酬天花板就是企業愿意為他們所支付的最高價格。
②知識型
鼎鼎大名的“羅輯思維”讓很多人覺得知識很值錢,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羅輯思維”的成功不僅要依靠他的商業運作能力,還要依靠能把知識運用思維進行理解、揉碎然后輸出的能力。這個能力,是他成功的關鍵。
不能結合思維能力的知識,價值是很低的。不能內化為能力的知識,很難為你增加財富。
③技能型
簡而言之,就是有一門專業的“手藝”,無論是開挖掘機,還是修理儀器,他們的天花板是企業愿意為技能付的錢,而這取決于該技能在市場上的稀缺性。
④能力型
比如咨詢顧問,一些做專業服務類以及管理類工作的人,其基本定位是能力型。
此類型的人,天花板往往是自己,而不是外在的限制。就像醫生是不會因為熟練運用電腦而成為權威醫生,而一些不熟悉電腦,但能力強的老醫生,也不會因此影響他的職業生涯。
⑤天賦型
一個人的天賦,60%以上的程度決定了一個人能夠創造的價值。近來網絡流行的一句話很符合這個類型:老天爺賞飯吃的。
比如搞藝術、做設計的,同等努力的情況下,最終能夠做得好的人,個人價值定位常常是天賦型的。
2、如何選擇你的最優定位?
你知道嗎,知識與技能也是要依賴天賦和能力的。就像,有些人的學習能力強,學習知識就會更快、理解的也更透。
因此,想要獲得更高的回報,最優的選擇有兩個:
提升能力
不斷認識自己,發掘天賦
然而事實上,大多數的選擇是投機、學知識、練技能。拼命提升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報告寫的越來越熟練、Excel用的出神入化,機器操作的越來越好,但是,收入還是上不去。
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兩種結果:要么陷入自我懷疑,變得焦慮、迷茫;要么覺得公司虧待自己,轉而開始投機,頻繁跳槽。
因此,如果想要收入更高,需要做到以下4點:
學習新知識時,內化成能力
有技能的尋找稀缺技能
能力需要長久提升,不斷進步
不斷嘗試與總結,發現自己的天賦
也許有人并不追求價值提升,只要過得安穩就好,這無可厚非。如果你想要提升你的個人價值,不妨參考以上一些可選擇的方向。
3、正確評價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
馬云的勵志史大家都耳熟能詳,從一個普通的英語教師到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這個過程中如果他覺得自己只適合當一個英語教師,那還會有現在的“馬云爸爸”嗎?
很多人之所以成功,得益于他們能正確評價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并且能夠根據自己的特長準確為自己定位。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天賦,關鍵就在于你能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給自己準確定位,去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質。而不是妄自菲薄,輕視自己。
我們的價值首要取決于自己的態度,你都不把自己當回事,就別指望別人的器重。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別人質疑,生活給予的挫折而漸漸迷失了自我,變得越來越渺小。但是,無論如何都要相信自己的價值,保有一份堅定和執著的心。
就像我很喜歡的一句話所說的一樣:
夢想摘星的人,才能登上月球。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