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經歷了小半輩子的人生,一路走來的風雨歷程讓我們感受了人生的四季更迭、陰晴圓缺與潮起潮落,或深或淺地品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貌似堅強的背后,也有了若干的辛酸和孤獨。內心柔軟的角落,更加珍惜細小的幸福和感動。這個時候,同學的聚會、朋友的見面,似乎格外的頻繁。
人到中年,事業可能如日中天,也可能漸現頹勢,走下坡路了。因為,機會,似乎已經越來越少了。年輕時,我們幾乎一無所有,但卻是同學少年,生機勃勃、意氣風發、躊躇滿志、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因為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和燦爛耀眼的青春時光。雖然我們面臨升學、就業、戀愛、結婚的種種挑戰,可是,無數的挑戰意味著無限的機遇和可能性。前途雖然迷茫,但是,未來尚可期待。人到中年,事業、婚姻幾乎已經成為定局,發展的空間和可能性已經漸變漸少,人生不會再有太多的驚喜,也不會再有什么巨大的轉機。前途可見,目的依稀,大局已定,至多就是穩步發展而已。
人到中年,我們常常會想,我們的夢想,實現了多少?此刻的人生,是我們所希望、所預期的嗎?當下的心情,是我們所向往的嗎?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回答。謙虛謹慎、小心謀劃的人,大致路途比較平坦、順暢,而恃才傲物者,常常會遭遇困厄、愈加失意,中年方知人情冷暖、原本需要小心應對。
中年人,開始懷舊。懷舊,是在回憶和尋找。尋找兒時的、幼時的記憶,尋找心靈的家園、夢里的故鄉。那里有著簡單、純粹、干凈、美麗的人生起點,珍藏著幼年時的純凈、少年時的理想。而中年時的成功與失意,都曾經伴隨著迷誤、困惑與心靈的磨難。歲月的洗禮與磨礪,讓我們的日常生活歸于平淡、心靈世界變得淡定。中年人,曾經品嘗過愛情的甘美,也忍耐了婚姻的洗禮,嘗試了養育孩子的艱辛,經歷了夫妻關系的考驗,日常世俗生活的磨礪。人生的重擔,責任和義務,悉數扛在肩上,不能有一日的輕松和放任。
歲月無敵,隨著時間的流逝,青春、體力、健康、精神、精力、氣魄、志向、抱負,漸漸地衰退下去,力不從心的感覺,時常會有發生。在時間滔滔而下的強大的洪流里,每個人只能順水行舟、隨波逐流,青年時代激流勇進、逆流而上的氣魄和力量已經不再存在。時間,是最嚴厲的老人,他沉默平靜、一言不發卻威嚴常在、不容置疑。
曾經年輕稚嫩的心,曾經渴望愛情的靈魂,已經墮入婚姻的陷阱,飽嘗了婚姻的瑣碎與世俗。曾經志存高遠,曾經滿懷改變社會、指點江山、造福人類的理想,最后卻陷落在人性的缺憾、邪惡與社會的墮落與慣性里,個人根本無力回天。婚姻的改善,已經微乎其微,不可過多地期望,社會的改進,更是舉步維艱、談何容易!
中年人,會變得越來越沉默,通常的時候,幾乎很少言語。與少年時的動輒就感慨萬千、慷慨陳詞相比,中年人的沉默,簡直是近乎悲哀與固執。不是因為無話可說,也不是因為不想訴說,而是因為知音難覓,說了,幾人能懂?因為沒有談話的對象,沒有可以自由傾訴、心有靈犀的知己,說了無人能懂、沒有回應,不免興味索然,更有甚者,可能還會產生誤解、徒增解釋的麻煩與煩惱。漸漸地,便一日日地沉默了起來,沉默漸漸變成了習慣。面對面前的人,又能說些什么?可以談論的,只是天氣飲食之類具體可見的事物,靈魂與精神層面的體會感悟,怎么說去?
人到中年,父母已經年邁。曾經堅強有力地多年呵護我們的雙親,精神和身體,都漸漸變得衰弱,需要我們的照顧。這種角色的轉換,我們需要適應和習慣,這是一種考驗。人到中年,有的可能已經失去了父親或者母親,這又是一種打擊。父母的離去,對于任何人,都是一種深切的痛苦,即使對于中年人,也是如此。因為,父母和自己的幼年童年青年生活息息相關,有著一切的記憶,一切的歡樂與辛酸。所以,在朋友聚會的時候,不論男女,每每談及逝去的父親或者母親,常常會潸然淚下、唏噓一片。人到中年,我們有時反而像個孩子,常常覺得孤立無援、更加需要愛與溫暖。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