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這場過往,高高低低路過,其實是一顆心面對這個世界,是疲憊還是喜悅,就在于如何下功夫,面對煩惱是能夠超越還是能夠放下,對生命信念的珍惜和嘆息,造就著自己生命的境界,生活的歷練,也就在于心地的功夫,滅卻種種妄想,成就種種清凈。
生活的歷練最終讓生命明白,人生內心的支撐,在于智慧的協調,和溫暖的自信,那些所有和煩惱糾纏的恩恩怨怨,都把自己的生活束縛在了假相與妄想的煩惱之中,也等同于誤解了生活的幸福。
生活的佛法不是盲從和迷信,而是一種人生觀的開拓、展望和創新,世間最大的顛倒,是盲從了煩惱,人生向前,不是讓生活糾纏于辛苦,而是讓所有的經過對生活都有所幫助,品味生活的艱辛,而不是向艱辛妥協。
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內心深處負責,是堅定還是薄弱,也就活成了不同的人生軌跡。
生活是一種智慧的覺醒,首先免不了自己在逆境反思,在對立中協調,突破煩惱的假象,每一次傷感,又何嘗不是一種成全,在風雨中穿梭,沒有誰能夠做到全身而退。所有流過的淚,受過的傷,更是一種生活的客觀,來過這世間,用自己的慈悲去承擔責任,去做最好的改變,人生路,菩提路。
生命的所有成全,在于理解生活,善待磨難,去堅定生活的信念,和延伸生命的力量,需要幾分從容的面對和灑脫的放下,去認識生命的深刻和豐富,去承擔生命的追問、選擇、秩序。
生命的智慧,在于擁有一個寬闊、豁達的心態,活好人生的路標,走好那一趟行程,給那些疲倦的往事,安排一個忘記的去處,給生命的現在一份安穩的駐守,恰似靜靜的呼吸,世間百態,總會化作一場沉思,在慈悲里,恰如一泓秋水,在溫暖里,恰如一場感動。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