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不斷,理還亂”是對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一種描述。實際上,情感是人們最為渴望得到的一種精神慰藉,卻也是最能傷害人的一個“殺手”。情到濃時,雙方可以不計較春夏秋冬、雨雪風(fēng)霜,只顧贊美對方的一切,即使是缺點也是優(yōu)點;情意不再,物是人非,雙方又會極盡厭惡,即使是優(yōu)點也都是缺點。
盡管如此,處于情感糾葛中的人,誰也不能說面對這種傷害就能立刻抽身出來,往往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情非得已,折磨著雙方欲罷不能。就像下面這個故事中的女主人公蘇頤說的:“如果有一天,我也可以同你一樣,走得那么干脆,我想,我現(xiàn)在的心就不會這么累……”
蘇頤是某知名雜志的主編,人長得夠漂亮,工作能力更是出色。然而,她卻經(jīng)歷了一段失敗的婚姻。當(dāng)場,蘇頤與前夫是大學(xué)同學(xué),二人畢業(yè)后一同來到上海打拼,一開始就像《奮斗》里的年輕人一樣,辛苦卻快樂著。幾年后,二人工作上都有所斬獲,感情也漸趨穩(wěn)定,于是在雙方家長的祝福聲中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可能正應(yīng)了《圍城》中的那句婚姻魔咒:“婚姻就像一座城墻,外面的想進(jìn)去,進(jìn)去地拼命想沖出來。”婚后二人的甜蜜并未維持多久,就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家庭大戰(zhàn),在吵吵鬧鬧中,兒子寶寶出生了。人都是說孩子是父母之間的紐帶,可以讓家庭變得更加穩(wěn)固、和睦。誰知道,寶寶卻又成了二人爭吵的新的導(dǎo)火線,比如在喂養(yǎng)方面的分歧,在早教方面的沖突等。
總之,二人就沒有能談攏的時候。久而久之,蘇頤的丈夫變了,開始時常晚回家,后來是偶爾不回家,再后來是經(jīng)常不回家。蘇頤覺得兩人雖然經(jīng)常吵架,但是丈夫絕對不會做出對不起家庭的事情。不過,這種幻想很快破滅了,丈夫有了外遇,而且是丈夫單位的同事私下告訴蘇頤的。
剛知道丈夫有外遇的消息后,蘇頤出于面子問題,沒有捅破,希望家庭能夠完整。但是,慢慢地,丈夫從“冷暴力”發(fā)展成了“硬暴力”,因為他提出離婚,蘇頤不同意,所以干脆就拳腳相向。蘇頤有時也會問自己:“為了他,為了這個家,她放棄了很多機會,為什么還要被拋棄?她到底哪里錯了?”
越是這樣想,她越郁悶,最后居然有了要殺掉丈夫的想法。盡管如此,她還是不愿意離開他,寧愿兩個人都痛苦著。
其實,這大可不必,感情本來應(yīng)該是兩個人的事情,如果一方已經(jīng)不再原地,那么即使你再努力都無濟于事。無限期地拖延下去,對你的傷害只會與日俱增。所謂,“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
不管男人還是女人,在遇到類似的情感糾葛時,一定要記住:情感傷害要走得干脆,因為拖得越久傷得越深。最后不僅傷及當(dāng)事人雙方,甚至還會累及子女,雙方家人等,這樣所造成的傷害更加無法彌補。
可以說,在愛情、婚姻中,不是一味付出,不是一味地以ta為天為地,就能得到好回報。在情感中,無論男女,不能忘記自己,放棄自己,迷失自己。人生不過百年,誰離開了誰都死不了,很多的痛在當(dāng)時看來猶如死亡,但過了一陣子你會發(fā)覺其實也沒什么。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想得明白,在情感出現(xiàn)危機時,在自己付出了夠多,而對方卻背叛自己時,不如瀟灑地離去,我們不需要乞討來的愛情,更不需要跟一個不夠珍惜自己的人廝守一輩子,與企圖傷害自己,拋棄自己的人糾結(jié),只會降低自己的檔次。
如何盡快走出感情的傷:
首先,一切要向前看,不要再執(zhí)著于過往。走進(jìn)大自然的懷抱,聽風(fēng)、看云、賞雨、賞雪、親山、近水、近海……一步一腳印,跟自己對話,就會找到感情的出口,走向重生的路。
其次,進(jìn)行積極地自我心理調(diào)試,比如,找親人或知心好友傾訴、適當(dāng)?shù)匕亚楦修D(zhuǎn)移到其他的人或事物上、學(xué)會辯證地看待問題等。盡快地消除心靈的創(chuàng)傷,恢復(fù)心理的平衡與健康。
第三,可以痛苦,但不能消極;可以憎恨,但不能極端;可以感性,卻不能感情用事……多想想曾經(jīng)的美好,讓其當(dāng)作一段回憶,封存在你的內(nèi)心。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