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玉阿姨是我們家的常客。
當我歲數尚小,她也還年紀尚輕的時候,逢年過節,她是常被當做反面典型拎出來的問題少女——不,考慮到年齡問題,應當稱之為“問題老處女”。
串親戚的時候,大家表面和和氣氣的,轉身就對著適婚年齡的女兒說:“你可長點心呦,趁年輕找個好人家嫁了,別到時候和你小玉阿姨一樣,成了沒人要的老姑娘。”
我沒問過小玉阿姨多大年紀,只記得那時她看上去并不疲憊,笑起來和煦溫暖。
2.
我喜歡小玉阿姨勝過其他任何阿姨,因為她總能變出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
六歲生日,她送了我一雙兒童高跟鞋,購買自馬來西亞。火紅的絨面,繡滿馬來西亞的特色珠繡。
姥姥特不滿意:“還是個小孩子,送點書本文具多好,買這些又貴又沒用的東西多不好。”
小玉阿姨貼著我的耳畔說:“別管你姥姥說什么,喜歡就穿。”
我喜歡得不得了,不知道多少個夜里,都偷偷爬起來,踩著高跟鞋噠噠作響。
過了幾年,聽說小玉阿姨去了南非,那些早已嫁為人婦的親戚便紛紛議論“怕是要嫁給黑鬼了”。
她看到南非的服裝市場好,就從中國運一些服裝倒賣,經常為了聯系國內的批發商,大深夜里還在聊著電話。每次回國,都行色匆匆。可我從來沒在她臉上看到過時差帶來的疲憊。
雖然在很多人的議論里,給她的評價依舊是“聽說賺了很多錢,但沒有家庭怎么行?”
3.
幾年后,小玉阿姨回來了,一個人。
當年說她閑話的那些親戚,抱著孩子來看她。
面對假模假樣的安慰,小玉阿姨客氣地回答:“我也挺寂寞,有空來陪陪我吧。”
她說到做到,買了附近最高檔的單身公寓,邀請大家都來坐坐,裝修典雅,擺件精致,如同少女的閨房。
她在家設了幾場飯局,自學了烘焙,餐后給每個人發了純色系的翻糖小蛋糕。
她在朋友圈里說看了部電影,想要去印度旅行。第二天帶著卡去旅行社一刷,隔日就到了印度。憑著一口熟練外語,與當地人對談。
“我帶著你,你帶著錢”,何必這么麻煩?我帶著我自己的錢就好了啊。
她特別喜歡攝影,就迅速下手,買了入門的機器和書,有模有樣地學起來。
人們都說,人老了,不服老,就會被人討厭。
這話只對于一般人。人們討厭的不服老,人們討厭的“作”,是倚老賣老、倚小賣小,腆著面子尋求他人照料。
只要能操辦好自己的日子,再怎么作天作地,誰也沒有資格管。
4.
那些說著小玉阿姨閑話的女子,最終變成了萬分羨慕她的人。
她們說著:“早沒看出來小玉的命這么好。”
你看吧,就算到了今天,她們還是不承認,這種區別取決于當初的自己。年輕時幸福的依附,就像溫水煮青蛙,總有一日會把自己煮爛,喪失自理能力。沒有獨立,便無法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驕傲自由地脫身,即使無路可走,也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而獨立,讓女人的人生在任何時候都是多選題,在任何階段都能憑心而活,任何時候都能隨時隨地擁有少女心。
就像小玉阿姨說的:“別人的話又算的了什么呢?”
這話的言外之意就是:我就喜歡看你嫉妒我卻又做不到的樣子。
5.
高純度的少女心不是每日沉浸在hellokitty的粉紅小世界。或者幻想著蓋世英雄從天而降,為你拍拍滿身塵埃,說一句“救駕來遲,請恕罪”。而是到了某個年紀,依然步履和緩而獨立,獨立而善良。
只有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獨立,才能確保任何年齡都有資格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沒有后顧之憂地投入更加新鮮美好的生活。
真正的少女心,是就算老去,也不會在兒女的故事里,擔任無關緊要的配角,依然經營著自己的風花雪月。
到那個時候,當別人指著你罵“公主病”“少女心”,你心里清楚,他們是生怕別人與他們不同,你就能坦然的面對風刀霜劍昂首挺胸,熟練地回應到“我就是少女心,你行你上呀!”
6.
少女心是種什么東西,大概就是永遠擁有著不切實際的幻夢,眼里每時每刻都冒著星星。50歲依然愛想愛的人,喝想喝的酒,吃想吃的菜。
少女時的風情萬種不算少女心,那是年齡和膠原蛋白撐起來的貨真價實的少女。到了七老八十,除卻“xx媽”“xx夫人”的稱號,別人還愿意尊稱她一聲“xx女士”。能一高興撒丫子就到飛到倫敦喂鴿子,站在人群里像只丹頂鶴似得——這么有勁的人生,才算得上是高純度少女心啊!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