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的就是有機會靜下來思考,每次靜下來的時候,腦子里總是思緒紛亂,想得東西幾乎能撐破天靈蓋,感覺有時,人長了一個腦袋,還確實真不夠用呢;也最慶幸能靜下來思考,理想,前途,未來,各種想。
很早以前就聽說過“瓶頸”,我們更習慣稱它為“困惑”“人生的十字路口”等,特別是我們這類年輕人,幾乎是無時無刻的都會遇見它,困難的時候有“瓶頸期”順利的時候,也會有“瓶頸期”,生活中的“瓶頸”,事業中的“瓶頸”,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東西,卻是人的最大勁敵之一。
經常會感覺耗費了最大的精力,投資了最多的時間去做事情,最后都會徒勞無功或者微功而返甚至會無功而返;是自己的知識不夠?缺乏創新?方法不對?社會因素?還是自己天生就不屬于那一塊料?穩定,在某種定義上來講,也可被稱之為“瓶頸”,每天的生活都周而復始,做的事情都如出一轍,其實,在一些人眼中所認為的“穩定”,我稱它為“被穩定”,因為穩定,我們的壓力感,危機感,防御力都被降為最低的,因為穩定,我們幾乎失去了未雨綢繆的能力,常聽人說“知足常樂”,但一直都沒去認真的理解或者說我們常常都會誤解了這話,知足常樂“害人不淺”,它同樣讓我們太過于滿足于現狀,致使我們往往失去了“拼搏,奮斗”的戰斗力,使我們“不得不滿足于現狀”,在潛意識里面,往往想的是,把事情想得最好,把事情做到最好,一旦超過了潛意識的臆想,就產生了各種不滿,各種亂的狀態。滿足,其實就是退步的一種表現。
在現實生活中,幾乎近年齡階段的朋友,都時常被“瓶頸”摧殘得里焦外嫩的,坐在一起,大談“今非昔比”,根本就不像是人們所認為激情奮昂的年輕人,因為,我們無法突破“環境”,物以類聚,無可非議,就像是,一個富翁不可能跟一個乞丐天天廝混在一起,因此,這種“環境”,就像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毒藥,將我們的思想間接性的被“謀殺”了。
借用一段很有道理的話“基本上,每一個人都會遇到自己的 “瓶頸”期,處理得好,便找到事業新的發展出口,取得更大的成功,但是也有很多在這個時期放棄了突出重圍的努力,到最后葬送了自己的前程”。記得有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細心,巧心,耐心,專心地去分析,去思考,有計劃,有目的地去行動,找出瓶頸的致命點,相信,可以突破瓶頸,沖出人生的又一精彩轉折。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