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糊涂學實際上已漸成為一種文化。對于糊涂學,古人比現代人理解深刻。被譽為揚州八怪的鄭板橋,給世人留下了一句“難得糊涂”的名言。據說,難得糊涂是鄭板橋在山東萊州的云峰山寫的。那一年鄭板橋專程至此觀鄭文公碑,因天色已晚,不得已借宿于山間茅屋。屋主為一老翁,自稱糊涂老人,出語不凡。鄭板橋以為老人必有來歷,便題寫了難得糊涂,用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印章。因硯臺大,鄭板橋說老先生應寫一段跋語,老人便寫下了“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而轉入頑石更難,美于中,頑于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之門也。”他也用了一塊印章,“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鄭板橋大驚,細談之下,方知老人是位退隱的官員,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鄭板橋當下也補寫了一段:“聰明難,糊涂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涂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后來報也。”人有時候是需要難得糊涂的,糊涂不是昏庸,而是為人處世豁達大度,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太執著,要求人在生活中想得開,看得開,該糊涂的時候就糊涂。
有一種智慧叫做“糊涂”
糊涂其實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生活的方式,人不是神,誰又能完全駕馭這個世界?所以,人是有局限的,因而人在某些場合就必須放棄自己的明白,順其自然,裝裝糊涂。
誰都希望自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絕大多數人也都希望能夠在眾人面前表現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從而得到人們的認可??墒鞘聦嵣?,世上真正意義上的聰明人幾乎是沒有的,而本不聰明卻要自作聰明的人,卻是隨處可見,比比皆是。
三國時間,楊修在曹操手下任主薄,起初曹操很重用他,楊修卻處處耍小聰明。例如有一次有人送給曹操一盒奶酪,曹操吃了一些,就又蓋好,并在蓋上寫了一個“合”字,大家都不明白這是什么含義,楊修見了就拿起匙子和大家分吃,并說“這合字是叫一人吃一口啊!”還有一次,建造相府,造好大門后曹操親來察看了一下,沒說話,只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就走了。楊修一見,就令工人把門改窄。別人問為什么,他說門中加個活字不是闊嗎,丞相是嫌門太大了。這樣一來,曹操就討厭楊修每次都能猜出自己的心意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