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五個全國助殘日,由排名全球400名首富之一的肯尼斯·貝林先生建立的世界輪椅基金會再次來到中國,77歲的貝林親自在中國12個地區(qū)發(fā)放了7599臺輪椅。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位熱衷慈善事業(yè)的富翁在評說為富之道時指出:找到生活的目標要高于賺錢本身
我出生貧寒,不過會很富有地死去。
我認為,送給陌生人一個微笑是親切善良的表示,它給人以溫暖和快樂。這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一種慈善關愛。
我最終在人生路上學到了一個簡單的道理:找到生活的目標要高于賺錢本身。
60多年前的那一幕我歷歷在目,我們家滿載著生活的壓力,日子緊巴巴的。很小的時候我就變得獨立了,6歲時開始打零工。從賣蚯蚓、送報紙、修草坪起步,高中畢業(yè)后銷售二手車并開了自己的車行,后來又做房地產生意。我雄心勃勃。那時我什么也沒有,渴望成就、渴望物質、渴望成功。到底是什么讓我永不知足?因為我不喜歡做窮人。
我終于擁有了大筆財富。我的錢財比我小時候所夢想的還要多。我以前的夢想是收集世界頂級老爺車,收購一支全美橄欖球聯(lián)盟的球隊,擁有一艘私人游艇和一架DC-9私人飛機。但當我擁有了這一切后,無論我積累并經歷了多少更多、更好、與眾不同的東西,我的內心卻空空蕩蕩。我過上了奢華無當的生活。
其實,我們的世界充斥著這樣的男女,他們除了拼命地增加銀行存款,沒有真正的目標,沒有更高的追求。一些人畢生都在追逐金錢,絕大多數時間卻一無所獲。另一些人掙的錢多得花不了,自己卻活不過他們開的那些公司。這兩種人都在朝著他們所認為的幸福不停地勞作,但是,他們都錯了。
我知道他們都是怎么想怎么活的。我曾經很自私,以為物質可以給我快樂,自己所極度渴望的那種物質上的成功能帶來滿足感。對財富的需求曾讓我無法看清我可能會失去的一切。在我忙于追求賺錢的每一刻,我無暇去關注那些我正在失去、而惟有用心方可體會的東西。那時,我以為掙錢就是目標。但事實是,我把梯子靠錯了墻,爬到頂了才發(fā)現(xiàn)錯了。我不由自主地想,物質上獲得成功后,我竟然不知道去何處尋找真正的幸福。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