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問國學(xué)大師啟功老人:“你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坎坷,那么多的不幸,為什么還這樣的開朗,這樣的樂觀,有何秘訣?”他的回答十分簡練,又極富哲理,“不溫習(xí)煩惱”。
生活中有煩惱,不管是誰都會遇到煩惱,而且,有時煩惱還比快樂多,“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啟功老人自然也不例外,他幼年喪父,中年喪母,老年失去老伴,還曾被打成右派,那會沒有煩惱?他的聰明,他的智慧,是“不溫習(xí)煩惱”,丟掉煩惱,放棄煩惱,忘掉煩惱,讓自己從煩惱中解脫出來。這也許就是他九十高齡時,依然精神健旺的一個原因吧?
“不溫習(xí)煩惱”,還有一點,是啟功老人看問題的豁達與睿智。當了右派,誰不煩惱,可啟功老人卻這樣說:“當‘右派’,不許我教書,我因禍得福,寫了許多文章。幸虧有那么些曲折,讓我受到了鍛煉。一個人的思想形成有許多因素,遇到挫折我不生氣”。將煩惱消化掉,剔出為我所用的積極因素,這般的“大肚能容”,那煩惱自然也就用不著日后去溫習(xí)了吧?所以他才這樣說:“我最反對溫習(xí)煩惱,自討不痛快干什么!”
當然,真正做到“不溫習(xí)煩惱”,也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像咱這些凡夫俗子,常犯的錯誤就是溫習(xí)煩惱,甚至去放大煩惱,強化煩惱,擁抱煩惱。比如咱上街買肉,回到家,老伴一稱,少了二兩,煩惱立即涌入心頭。當時煩惱,第二天,第三天還在溫習(xí)煩惱,讓煩惱發(fā)酵膨脹,念念相續(xù),罵世風(fēng)日下,怨人心不古,恨自己被人所騙,惱自己老而無用。丁點煩惱,沒完沒了地溫習(xí),煩惱像滾雪球一樣,愈滾愈大,乃至一連幾心頭布滿陰云。人家啟功,右派那樣大的事都能化解,咱類似買菜買肉缺斤少兩的事,就當是花兩錢買個教訓(xùn),一笑了之,不也就過去了嗎?又何苦對它溫習(xí)來溫習(xí)去呢。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 评论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