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這里來了個轉折,提醒人們去盤點已逝的歲月。當四季在你面前交替,你卻沒有任何反映的時候,這就提醒您,在你的生命里已經刻上了中年的痕跡。
南燕北歸給我帶來的不是春的希望,而是由期待到迷茫、由迷茫到忍受的精神形態。一晝夜、一春秋,所有的變化都是在不經意中完成的。稍一回首,便是對人生的年輪、滄桑、春秋的感悟。然而在記憶之樹上留存的不都是凋謝的花枝,還有那留枝的果實。
中年是人生中的一面鏡子,有心的人總要照一照,形成今夕對比,尋找一下從前的記憶。人到中年,對我來說,那是我心頭的一個結。
每每朋友相聚時,總會從不同的角度互相告誡:要學會忘卻。有的讓我忘記時間;有的讓我忘記憂愁;有的讓我忘記疾病;有的讓我忘記年齡。這一連串的忘記,倘若不是得了健忘癥的人,有誰能夠做得到呢?
如果說記憶是好東西,對于中年人來說,忘卻也算無價之寶。在已逝的歲月里,多少人是依著它從恩與怨的苦海中掙扎上岸,又從昨日走到今天。“忘記”——人到中年的標志,是一種驚喜還是一種悲哀?對我來說是一種心里的迷失。“中年”是人生閱歷的標志、是失敗與成功的標志;“中年”是對人生的領悟、是對人生教訓與經驗的總結。
生活中常常會有意外發生,而這些意外讓你在不經意間感悟了人生,而且感悟得那么真實、那么透徹!突然患病進入手術室的那一刻,讓我感到了什么是命懸一線。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我表現得還很悲壯呢!覺得一切無所謂,父母的早逝,讓我感到人生的變化無常。‘生’與‘死’只是一線之隔,沒人能左右得了。于是我有了一種奇特的遐想:能夠突然安靜的離去,不牽絆任何人也是一種幸事。手術臺上的我來了靈感,寫了一首《別世》詩“日月耗盡了我生命的火花,死神向我張開了黑色的翅膀。面對死亡我毫無懼怕,我微笑著、歌唱著走向天涯。命運和我開了個玩笑,睜開眼睛已經躺在病房里了,周身疲憊,頭腦卻很清醒。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