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我們的孩子都大了。照你的說法,是到了少男少女的年紀。
孩子長到這個年紀,高度都快逼近自己的時候,偶然間你發現他們也會喜歡上誰,誰也會喜歡上他們的時候,就真的覺得,不能太貪心——日子真的會過去,人生真的一步步在往前走,我的青春像那小鳥一樣,真的不回頭了……
那天,S到公司來和我一起吃了頓飯。這是22年后的一頓飯,誰想到二十幾年前在學校里一度天天一起吃飯,離開以后竟要等二十幾年,才有機會坐下來,一對一地吃飯聊天。
曾經高中同學一年,時間很短。但很奇怪,竟然可以像老朋友一樣,很放松愉快地無所不談。孩子時代的我們,交朋友的心情和方式是不一樣的。曾經屬于一所學校,一個一起往前沖的課外活動團體,經常一起逃課為了心中稚嫩的理想和追求,一起度過青蔥歲月的我們,真的是不一樣的。
我們在一起聊孩子。S的兩個女兒還沒上小學。他說自己一早給孩子說了,只負責她們的生活到18歲。18歲以后,要讀書要生活,錢都得靠自己掙,學費要借貸,不要以為父母親會給她們提供一切。
S的想法和我自己,和我身邊的朋友們相去很遠。我們其他人都在為孩子準備大學學費。這筆大學學費還不僅是本地大學的費用,有的朋友準備的是出國留學,到英美澳去的學費,有的朋友現在就開始每逢暑假,不惜重本讓孩子到美國大學的暑期課程浸濡。更有的家長,還在為孩子籌備買第一間房子的定金。反正,幾乎都是竭盡所能減輕孩子未來的負擔,希望他們的起跑點比別人更高的想法。
但S不同。他問我為什么需要給孩子準備留學的費用?我說因為自己當年想要念的學科念不成,朋友們都出國,除了我。達不成兒時理想的媽媽,想要孩子們以后有機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S又問你覺得現在的生活不好嗎?你覺得如果你達成當年的夢想,就會生活得比現在快樂嗎?我告訴他,不能比較。因為人一生只活一次,沒得比較。活在這個人生當中,你永遠不會知道另一種生活方式是否會更美好,另一個旅途是否更適合自己。生命里的一個組成部分改變了,不代表其它的東西,那些你無比珍惜的不會改變,能夠保留。
“是啊。如果你當年出國留學,念了你想要念的學科,你就不是嫁給現在的老公,你的孩子也不會是今天的孩子……”S說。當然,我也不一定會有旅居國外的經驗,不可能認識后來認識的那些可愛的人,等等等等。
“所以,如果你在這個人生不快樂,你就算換一個人生,你也不會快樂的。對于我的孩子,我要她們懂得,在什么樣的環境里,都要掌握讓自己快樂的能力。那個能力不是父母或別人能夠給你的,是自己從小就要懂得去尋找的,就算面對逆境,也懂得苦中作樂。”
我看著S,心想這個多年不見的朋友,還真的成熟了。
想想自己吧,有沒有要完成的理想。想創業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要就只念著為孩子準備什么。那是S最后和我分享自己的理想以后說的話。他正一步步地創業了。
回家以后,和在香港的R網上聊天,說今天很開心,與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吃飯,無所不聊。R開玩笑地發來簡訊,假裝嫉妒說:你無所不聊的老同學不是只有我嗎?
后來的人生我們各自走下去,多年以后的交錯,我們是否都已成為那個懂得苦中作樂的大人。
熱門專題: